书籍资料库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

摘要: 丝绸之路概念提出后长期以来,欧美各国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学术界占据着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重启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切入点,形成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取得了廓清天山地区古代月氏文化遗存分布,厘清 ...


10月26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主编、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做客西安晚报主办的“长安悦读” 读书沙龙,讲述丝绸之路考古的探索与思考。活动由“长安悦读”创始人、资深媒体人贾妍主持。
王建新教授结合中亚考古队20多年来工作实践,从我国学术界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落后局面亟需改变、东方视角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进展、丝绸之路考古的展望与思考三个方面,讲解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的历史、成果和展望。
他指出,丝绸之路概念提出后长期以来,欧美各国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学术界占据着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重启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切入点,形成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取得了廓清天山地区古代月氏文化遗存分布,厘清古代月氏与大夏(巴克特里亚)、贵霜、康居、粟特关系,确认中亚地区古代康居、月氏和早期贵霜文化的特征及分布范围等重要学术成果,发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中国声音;开创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考古工作方式和游牧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及方法,颠覆了国际上对游牧生活的传统偏见,大大丰富了古代游牧文化的内涵和考古研究的内容,使中国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彰显了丝绸之路考古重整体(重视遗址的整体保护和整体性研究)、重系统(重视遗址的系统保护和系统研究)和重保护(保护意识和保护工作贯穿考古工作的全过程)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以“尊重(尊重所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民,尊重合作伙伴)和负责任(负责认真的态度和科学踏实的作风)的态度”, 赢得了遗址所在国合作伙伴和各界人士的尊重和信任,在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推动实现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的作用。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上、下册)
王建新 主编
2023年8月出版
978-7-5604-5194-7
>>购书链接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分为上下两册,由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王建新教授主编,收集整理了丝绸之路相关国内外研究论文59篇,内容几乎涵盖了近年丝绸之路考古发掘简报、科技考古和考古研究的相关成果。首次汇总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近年在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和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是中国考古学家在中亚考古成果方面的一次集中体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有重要意义。

王建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西域研究》杂志编委会委员、英国《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杂志编委会委员等。先后主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陕西省人民政府中亚考古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编写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查由地方政府颁布实施《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多项大遗址保护规划。发表专著2部,学术论文50余篇。



购书请搜索 西北大学出版社

微店 天猫图书专营店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