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鄂城寺塔

摘要: 鄂城寺塔.隋(实为宋塔).南阳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城寺塔.隋(实为宋塔).南阳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城寺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素有“宛北钟灵”的美称,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始建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现存建筑主要为宋代遗存。

历史沿革
鄂城寺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代,最初为佛教寺院的附属建筑。宋元符二年(1099年)前后,鄂城寺及塔进行了重建,成为豫西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金代时,寺内尚有寺楼可供登高远眺,但在元末因战乱被焚毁。明洪武九年(1376年),僧人了重主持重建了鄂城寺。清同治七年(1868年)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分别对寺塔进行了修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当地村民集资对塔进行了维修,并制作塔铭镶嵌在第一层的东南壁上。1954年,南阳县人民政府对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拆除了第四层以上,并按原样重建了第四、第五层。2009年,相关部门对塔的五、六、七层进行了修缮。

建筑结构与艺术价值
鄂城寺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23米,塔基每边长8米。塔体逐层收减高度及边长,整体略呈抛物线形,造型俊秀。塔的檐、平座、柱额、斗拱等皆为仿木结构砖雕,体现了宋代砖塔建筑的高超技艺。塔底层西面有券门,可通塔心室,塔心室为六边形。第二层塔壁每面均镶嵌八块砖雕佛像,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寺内还保存有宋元符二年(1099年)雕刻的石狮一对,雕工精湛,形象生动。

文化意义
鄂城寺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砖结构建筑的重要实例。它见证了南阳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此外,鄂城寺塔所在的石桥镇历史悠久,汉代为西鄂县辖境,寺西北两公里处为西鄂城故址。西鄂是中国历史上自西汉至南北朝时在南阳境域内设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前后延续700余年。

保护现状
鄂城寺塔于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鄂城寺作为宋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鄂城寺塔的保护工作,出台了相关修复方案,并计划将其纳入南水北调文化长廊的规划中,与周边的香严寺、福圣寺塔等形成宗教文化旅游区。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鄂城寺塔,隋(实为宋塔),南阳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南阳县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