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陇西尹公浮屠
摘要: 陇西尹公浮屠.唐.浚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陇西尹公浮屠.唐.浚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陇西尹公浮屠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浮丘山碧霞宫院内,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唐代石塔。
建筑结构与艺术特点
陇西尹公浮屠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密檐式石塔,建于唐天宝九年(751年),高约4.5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座:塔座为方形,四边雕刻有佛龛、狮子、覆莲、兽头和伎乐飞天等图案,展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
塔身:塔身为方形,七层叠涩檐。最下一层南面辟门,门楣和门额均有雕刻。塔心室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四角雕龙柱,塔背面亦有龛,内无雕像,但龛外雕有二龙、人物和题名等。
塔刹:最上部为宝瓶状塔刹,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给人庄重肃穆的感觉。
唐代石塔的建筑特点包括造型高大雄伟、雕刻精美细腻、材料坚固耐用以及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陇西尹公浮屠的建筑风格与这些特点高度契合,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成熟与精湛。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陇西尹公浮屠的建造背景与唐代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佛塔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数量众多且形式多样。陇西尹公浮屠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的高度重视。
此外,唐代佛教的世俗化特征在陇西尹公浮屠的建造中也有所体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在唐代达到了新的高度,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陇西尹公浮屠的雕刻内容不仅有佛教故事和人物,还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元素,成为研究唐代佛教世俗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情况
陇西尹公浮屠于1963年6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陇西尹公浮屠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管理。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石塔进行了多次修缮和维护,确保其历史风貌和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