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风穴寺
摘要: 风穴寺.唐、五代、明.临汝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穴寺.唐、五代、明.临汝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穴寺,又名白云禅寺、香积寺、千峰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风穴寺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历史沿革
风穴寺的名称多次变更,初名“香积寺”,北魏时重建后更名为“千峰寺”,隋代仍称“千峰寺”,唐代更名为“白云寺”“七祖寺”,俗称“风穴寺”。寺院在历史上几经兴衰,明代万历年间达到鼎盛,当时拥有僧侣千余人,禅舍殿堂350间。1988年,风穴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风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北方寺院以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格局不同,寺内殿堂禅舍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寺院现存建筑140余间,涵盖了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寺内主要建筑包括:
七祖塔: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九层方形砖塔,高24.16米,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七座唐塔之一。
悬钟阁:建于宋代,内悬一口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第一钟”。
中佛殿:金代建筑,单檐歇山式,梁架结构科学严谨,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
自然与人文景观
风穴寺周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有珍珠帘、大慈泉、锦屏风等八大景,以及小龙门、石龙头等七十二小景。寺外还有上下两处大型塔林,共有元、明、清各代僧人墓塔及其他砖塔石塔146座,数量仅次于少林寺塔林和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位居中国第三。
风穴寺的自然景观也极为独特,寺东龙山有大小风穴洞,每当天气变化时,风穴洞会发出呜呜的吼声,风力强劲。寺后的大慈泉在暴雨将至时,泉水会变得污浊,泥沙翻滚。
文化价值
风穴寺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寺内保存了大量历代碑刻和佛教造像,其中不少是艺术珍品。风穴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