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初祖庵大殿(含附近碑碣)
摘要: 初祖庵大殿(含附近碑碣).宋.登封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初祖庵大殿(含附近碑碣).宋.登封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初祖庵大殿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西北约2公里的五乳峰下,是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建的重要佛教纪念建筑。初祖庵大殿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建筑布局与结构
初祖庵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约118平方米。大殿采用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出檐深远,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大殿立有16根石柱,其中12根为八角形雕花檐柱,4根为殿内的金柱。这些石柱表面浮雕卷草、飞禽、天王、盘龙等图案,极为精美。大殿的梁架为彻上明造,构架一目了然,极具结构美。
初祖庵大殿的建筑样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称为曹殿或九脊殿(明清称歇山式)。大殿的斗拱、梁架、雕饰等多与宋代《营造法式》相符合,是宋代木构建筑技术的重要例证。大殿的石柱、石护脚等主要构件仍保持北宋时期的面貌,其建筑风格和工程技术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内部装饰
大殿内供奉着达摩塑像,以及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脱纱塑像,这些塑像均为北宋宣和七年大殿创建时所刻,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大殿的东、西、北三壁下部内外砌石护脚,刻有云气、流水、龙、象、鱼、蚌、佛像、人物和建筑物等图案。此外,大殿的檐柱、内柱、内外群肩石及神台四周都有精致的浮雕,内容丰富,技艺精湛。
附近碑碣
初祖庵内现存宋代以后的碑刻40余通,这些碑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展示了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平。其中著名的碑刻包括:
宋黄庭坚书《达摩颂》碑:碑首线刻达摩面壁图,碑额隶书“祖源谛本”,碑文行书十六字,表达了达摩所创禅宗至宋仍广为传播。
宋蔡卞书《达摩面壁之庵》碑:立于大殿西亭之前,字径35厘米,书法苍古可观。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梵文《陀罗尼经》碑:具有重要的佛教文化价值。
其他特色
六祖手植柏:大殿前有一株相传为少林禅宗六祖慧能从广东带回亲手种植的柏树,至今枝叶茂密,生机旺盛。
达摩洞:初祖庵后五乳峰中峰之顶下10米处有一天然石洞,传说是初祖达摩面壁九年之修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