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会善寺大殿(含附近碑碣及其他文物)

摘要: 会善寺大殿(含附近碑碣及其他文物).元.登封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善寺大殿(含附近碑碣及其他文物).元.登封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善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原为魏孝文帝的离宫,后捐为佛寺。会善寺是嵩山地区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该寺不仅是古代嵩山地区僧人的授戒中心,还曾是唐代女皇武则天参禅拜僧的圣地。

会善寺大殿
会善寺大殿是元代建筑,是嵩山地区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殿檐下施有硕大的斗拱,殿内作减柱造。殿正面明间为隔扇门,余四间皆为隔扇槛窗,背面明间用板门。大殿始建于元代,后多次重修,现殿内木架及檐下斗拱均为元代遗物。大殿的建筑出檐深远,斗拱硕大,巧妙运用了数学、力学、建筑学原理,是元代少有的现存实物例证之一。

附近碑碣
会善寺内现存碑碣石刻30余通,包括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其中,《佛祖宗派之图碑》详细记录了禅宗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以及其后南北禅宗各宗派门人的姓名,成为研究禅宗法脉传承不可或缺的实物证据。

他文物

会善寺内还有唐至清古树120余株、明代铸大铁钟一口。寺周现存清代古塔4座。寺西山坡上原有唐代名僧一行禅师创建的琉璃戒坛,毁于五代,尚存唐代残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础雕鬼怪神兽。寺西有唐净藏禅师塔,西南和东南有清代砖塔5座。
净藏禅师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也是中国现存古塔中最早用须弥座作基座的塔。该塔平面八角,仿木砖泥结构亭阁式建筑,塔三层高约10米,周长16米余,塔身雕有人字斗拱和塔铭一方,工艺精细,造型别致,在建筑史上有重要研究价值。

会善寺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也是一处集建筑、碑刻、古树、古塔等多种文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会善寺大殿(含附近碑碣及其他文物),元,登封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元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