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文庙(含门前琉璃影壁)
摘要: 文庙(含门前琉璃影壁).明.襄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含门前琉璃影壁).明.襄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襄城文庙及门前琉璃影壁
文庙概况
襄城文庙,又称孔庙、黌学、黌宫,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利民西街,占地22656平方米。文庙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历经多次战乱和修缮,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遗存。1963年被公布为首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影壁(奎壁)
奎壁是襄城文庙大门前的影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因壁顶履盖琉璃瓦,又名琉璃影壁。奎壁高9.5米,长24.45米,厚1.63米,主体画面长13.25米,由三组彩色砖浮雕组成,中为四龙戏二珠,东西两侧分别为麒麟望月和双凤朝阳。壁基座长26.1米,厚2.36米,用首山红石砌成,上雕云雷纹、花草纹图案。
奎壁设计匠心独具,雕刻细腻,刀法遒劲,气势宏伟,是河南现存文庙影壁中的精品。1963年6月20日,奎壁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建筑布局
文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建有杏坛、奎壁、泮池,泮池两侧建有“德配天地坊”和“道冠古今坊”两座牌坊。中部建有棂星门、“杏林春色”、“桂苑秋香”两座石坊和内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在中轴线上。现存主要建筑有奎壁和大成殿。
大成殿建在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5.4米,高1.5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履顶。殿内用前后金柱各四根,下施双层仰莲鼓镜柱础,所用材料为本地红石。檐下四周置三踩单昂镏金斗拱,明间用平身科两攒,次间和稍间各施一攒。
文化价值
襄城文庙及奎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奎壁的雕刻艺术和建筑气势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明清期间,文庙培养出举人291人、进士53名,创出明代“襄半朝”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