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乾明寺(含中佛殿及影壁、塔林等)
摘要: 乾明寺(含中佛殿及影壁、塔林等).明.襄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乾明寺(含中佛殿及影壁、塔林等).明.襄县.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南的首山之阴,因居于八卦方位的乾位而得名,也因坐南朝北的独特布局被称为“背影寺”。它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年)由高僧省念禅师重建,明清两代历经修缮。乾明寺主体建筑占地150余亩,自北向南依次有照壁、山门、天王殿、中佛殿、弥勒殿等,后院有三佛殿、左右禅堂、斋堂、方丈室、知客房等。寺西侧原有元、明、清时所建砖塔370余座,与少林寺塔林相媲美,但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中佛殿
中佛殿是乾明寺现存最早的建筑,也是该寺的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其内部梁架和内檐斗拱形式保留了很多早期建筑的特点,造型古朴。
影壁
乾明寺的照壁是河南省保存不多的明代照壁之一,正面为《黄帝首山采铜图》,记载了“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九鼎以定天下”的传说;背面为《七圣迷径图》,记载了“轩辕帝与方明、昌寓、张若、诩朋、昆阍、滑稽七位圣贤,前去具茨山拜见圣贤大隗,问计安天下”的传说。照壁砖雕精细,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做工精致,保存完整,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对研究明代建筑装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塔林
乾明寺西侧原有元、明、清时所建砖塔370余座,错落有致,相映生辉,可与少林寺塔林相媲美。这些塔林不仅是僧人的墓塔,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遗憾的是,这些塔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乾明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于196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