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含嵩阳书院两株汉柏)
摘要: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含嵩阳书院两株汉柏).唐.登封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含嵩阳书院两株汉柏).唐.登封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简称“大唐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阳路北段嵩阳书院大门前西10余米处。该碑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由基座、碑身、碑额、云盘、碑脊五层雕石组成,通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是河南最大的石碑。
碑额题“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12个篆字,碑文末行“天宝三载二月五日建”9字亦作篆体。碑文共25行,每行53字,主要记述唐玄宗李隆基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命嵩阳观道士孙太冲炼丹九转的故事。碑文由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著名书法家徐浩以八分隶书书写,字态端正,一丝不苟,堪称唐隶上乘作品。
碑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碑阴和两侧刻有23则北宋至民国游人题名和唾骂李林甫的诗文,其中以碑阴宋熙宁辛亥年(1071年)张琬等人和宣和乙巳年(1125年)卢汉杰等人题名最为有名。
嵩阳书院的两株汉柏
嵩阳书院内的两株汉柏,据传为汉武帝刘彻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游嵩岳时所封。这两株古柏历经数千年,仍生机旺盛,枝叶茂盛,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大将军柏:树高12米,胸围5.4米,冠幅16米,树身向南斜卧在“凸”字墙上,树冠浓密宽厚,郁郁葱葱,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二将军柏:树高20米,胸围12.54米,冠幅19米,树干下部已空,可容数人,树形如同一把打开的巨扇,中心已空。
据民间传说,汉武帝首先看到一株大柏树,便封为“大将军”,又看到更大的一棵,但天子金口玉言,不能更改,只好封为“二将军”。然而,据学者研究,双柏名称互换应该是在1980年代初期,距今不过40年。
这两株古柏不仅是嵩阳书院的瑰宝,也是中国古柏之冠,见证了嵩阳书院的兴衰更替。如今,它们依然是嵩阳书院内令人称奇的一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