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

摘要: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宋.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宋.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

碑铭简介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寺沟村凤凰山上,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通高9.2米,宽2.22米,厚0.72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高2.9米、宽2.2米、厚0.72米,两侧浮雕舞龙4条,龙尾盘向顶端,龙首伸向四隅,正面刻有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碑身高4.9米,宽2.19米,厚0.55米,四周饰以线刻龙形和流云图案,两侧浮雕云鹤。碑文楷书,36行,每行48字,计3000余言,由翰林院学士石中立撰文,翰林院待诏御书院袛侯李孝章书并篆额。

碑文内容
碑文详述了建筑会圣宫的由来和经过,描绘了会圣宫的地理位置、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奉安圣容”礼仪的隆重,以及“士庶朝谒”的盛况。其主旨乃在颂扬宋初诸帝太祖、太宗、真宗以及仁宗的武功、圣德、教化、政绩。会圣宫是宋时祭陵饮福之所,创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历时四年建成。宫内绘制有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位皇帝的画像,使其群臣士庶等集会朝拜。

历史背景
会圣宫是北宋皇家行宫,建于宋仁宗时期,旨在减少皇帝祭陵的劳顿。会圣宫的修建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时,会圣宫基本被焚毁。如今,会圣宫已不复存在,仅存会圣宫碑和其西北处不远的一根八面形石立柱。

保护现状
会圣宫碑历经近千年风霜,虽碑身已严重剥蚀,字迹残缺,但依然巍然耸立于原地。2006年,河南省文物局拨付资金对碑额进行了扶正,并对碑体进行了加固维修。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又拨专款对其加固管理。2011年,偃师区文物局自筹资金建设了保护性碑楼工程,并专门安排一名文保员对这个国宝日夜守护。目前,大宋新修会圣宫铭碑安防工程正在施工中。
会圣宫碑不仅是中国现存少数巨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宋,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宋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