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防旱碑记

摘要: 防旱碑记.清.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防旱碑记.清.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防旱碑记
历史背景
防旱碑记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大口乡马村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现迁至偃师县博物馆。该碑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农历二月立,由马鸣銮撰文,董桂芳书写。碑文记述了光绪二年九月九日至四年三月三日十八个月间,当地缺雨少雪、土地干涸的旱情。这段旱情对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作物无法生长,人民生活困苦。碑文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旱情,还反映了当地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文化意义
防旱碑记作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当时严重的旱情,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体现了当地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团结与互助精神。此外,该碑的书法艺术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清代书法提供了实物资料。防旱碑记的保护和研究,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现状
防旱碑记现藏于伊川商城博物馆,于1963年6月3日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物,也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河南省人民政府一直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不断公布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防旱碑记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部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相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防旱碑记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物,也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防旱碑记的保护和研究,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研究清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防旱碑记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防旱碑记,清,偃师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