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虢国墓地车马坑
摘要: 虢国墓地车马坑.春秋.三门峡市.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虢国墓地车马坑.春秋.三门峡市.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虢国墓地车马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虢国墓地总面积约32.45万平方米,从1956年发现至今,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出土文物近3万件。其中,车马坑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展现了虢国的军事力量,还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结构。
发现与发掘
虢国墓地车马坑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国家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上村岭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首次发掘中,共发现车马坑3座,出土了大量文物。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又对虢国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发掘,清理出车马坑4座。这些车马坑的发现,为研究西周时期的车制、葬俗以及社会结构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车马坑的规模与特点
虢国墓地的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车马坑之一。其中,虢国国君虢季的陪葬车马坑规模最大,南北长47.6米,清理出战车13辆、战马64匹。这些战车均为木质结构,独辕双轮,车上施漆,由车轮、车厢、车辕等部件组成,保存完整,形象清晰。每辆车下压有两匹马,马头朝北,排列整齐,系被捆绑杀死后埋葬的。此外,车厢底下还发现有狗的骨架,这可能是用于军事的最早实物例证。
虢太子墓的陪葬车马坑南北长21米,推测应有战车10辆、战马20匹。国君夫人梁姬墓的陪葬车马坑南北长10.3米,清理出战车19辆。这些车马坑的发现,充分反映了虢国贵族的豪华丧葬习俗,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文化意义
虢国墓地车马坑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首先,车马坑中的真车真马陪葬,显示了墓主人生前的威严与华贵,象征地位和强权。其次,车马坑的排列和结构严格遵循周代的礼制,如“周礼天子驾六,诸侯驾四”,虢国国君的车马坑中,最北端第一辆车下葬有四匹马,这体现了虢国国君严格遵守周代的礼制。此外,车马坑的发现还为研究当时的军事装备、交通方式以及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保护与展示
虢国车马坑的保护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63年,虢国车马坑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车马坑,根据郭沫若的建议,予以原地原状保护。保护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防震沟和防护玻璃罩工程;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完成了对车和马骨的化学保护。
如今,虢国车马坑遗址被建在虢国博物馆内,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包括《虢国墓地遗址与文物陈列》,分为《虢宝撷英——虢国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梁姬风韵——虢国国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车辚马萧——虢国地下车马军阵遗址群展》、《国君觅踪——虢季墓遗址群展》四部分。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感受虢国的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