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光武帝陵
摘要: 光武帝陵.东汉.孟津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光武帝陵.东汉.孟津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汉光武帝陵,古称原陵,俗称“刘秀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合葬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始建于公元50年。这里不仅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的安息之地,也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布局与结构
汉光武帝陵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整体布局宏伟壮观。陵园南倚邙山,北临黄河,形成了独特的“枕河蹬山”之势,这与历代皇帝背山面河的陵寝格局大为不同,堪称帝王选陵中的特殊一例。陵园呈长方形,占地约6.6万平方米,阙门巍峨,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历史与文化价值
汉光武帝陵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还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陵园内现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一园,拔地通天,蓊然肃穆。这些古柏中有一种名为“杏柏”的奇特树种,其木色金黄,质坚性柔,柏体杏香,剖面色美。此外,陵园还形成了“汉皇仰卧”“汉陵晓烟”“鸟鸣柏”“苦楝柏”等奇特景观。其中,“汉陵晓烟”尤为著名,每到阳春三月,清明前后,古柏枝隙间紫烟弥漫,笼罩陵园,状若轻烟,恍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