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刘知远墓
摘要: 刘知远墓.五代.禹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知远墓.五代.禹县.古墓葬.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知远墓,即后汉高祖睿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陵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苌庄镇柏村的大龙山之阳。以下是关于刘知远墓的详细介绍:
墓葬位置与布局
刘知远墓位于禹州市西北约25公里的柏嘴山之阳,海拔240米,墓冢为覆盆状,高约8米,占地面积约1243.5平方米。墓前原有四阙石兽,神道自北向南排列着文吏、武士石俑和各类兽俑,神道长约80米,宽约40米。不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神道石刻基本被破坏。
历史背景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他早年在后唐、后晋任职,后在后晋灭亡后,于947年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刘知远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中原局势,包括减免赋税、赏赐将士等,但其统治时间较短,仅在位两年便驾崩。
保护情况
刘知远墓于195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当地政府已采取措施对墓葬进行保护,以确保其能够长期保存并供后人研究和参观。
考古发现与研究
目前关于刘知远墓的考古发现较少,墓葬的具体结构和内部情况尚不明确。不过,墓前的神道石刻和石俑等遗迹,仍为研究五代时期的陵寝制度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线索。
刘知远墓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遗迹,见证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刘知远作为一位乱世枭雄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