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
摘要: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1853年.沁阳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1853年.沁阳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北沁河北岸的水北关村西部,是太平天国北伐军的重要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历史背景
185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派遣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副丞相李开芳等率军北伐,目标直指清廷老巢北京。北伐军在河南温县柳林滩强渡黄河后,于6月初三包围了怀庆府城(今沁阳),并在城四周筑木城12座,将怀庆府团团围住。怀庆府是豫西北的军事重镇,素有“殷实之乡”之称,且盛产火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太平军围城后,清军援军陆续赶到,双方陷入僵持。太平军在城外筑木城、挖地道,多次尝试攻城,但均被守军顽强抵抗。最终,由于清军内外夹击,太平军于农历七月二十八主动撤围,挥师西进。
建筑布局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原为汤帝庙,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均有整修。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呈传统的轴对称式布局,原有牌楼、戏楼、山门、石坊、钟鼓楼、孙真殿、火神殿、两配殿、四厢宇、卷棚、汤帝殿、三清大殿等建筑。
现存建筑包括四厢宇、卷棚和汤帝殿。汤帝殿前为卷棚,卷棚前有长方形月台。汤帝殿和卷棚均为清代硬山式建筑,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檐下为斗拱,拱眼壁用琉璃脊筒填补,上饰花卉、人物、故事等,别具一格。汤帝殿是林凤祥的卧室,卷棚则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的议事厅和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
保护现状
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于1986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部分建筑被改为校舍,但整体建筑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该旧址不仅是研究太平天国北伐战争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窗口。其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历史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