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罗山协议》谈判旧址

摘要: 《罗山协议》谈判旧址.1946年.罗山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山协议》谈判旧址.1946年.罗山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山协议》谈判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县城北街文物局院内,原为“福音礼拜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一座典型的西式建筑。该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442平方米,坐东朝西,铁皮屋面,檐口为铁皮沟,集中排水,室内装修精美,门窗和楼梯均为西式建筑艺术装饰。堂内有6根立柱,配建有回廊,附属建筑包括宿舍楼和10间校舍。

历史背景
1946年初,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面释放和谈烟幕,一面加紧准备内战。当时,中原解放区已成为全国七大解放区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调集30万兵力,将中原军区部队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多次进行围攻。为解决冲突,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第九执行小组于1946年1月22日抵达罗山,与中共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进行谈判。1月23日上午10时,谈判在福音堂举行,最终双方达成五项协议,即《罗山协议》。
《罗山协议》的签订,一方面解决了中原军区部队的运输给养问题,另一方面拖延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时间,为中原军区部队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该协议也向全国人民进一步揭露了国民党破坏和平的真面目,为中共在政治和军事上赢得了主动。

建筑与保护
《罗山协议》谈判旧址于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经过改建后免费对外开放。目前,旧址保存完好,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状
如今,《罗山协议》谈判旧址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信阳市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旧址的保护范围以谈判旧址为基点,四周墙基向外扩展一定距离,建设控制地带也得到了明确划定。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罗山协议》谈判旧址,1946年,罗山县,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1946年

关键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