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山陕会馆牌楼

摘要: 山陕会馆牌楼.清.舞阳县.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牌楼.清.舞阳县.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舞阳县山陕会馆牌楼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是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与商业背景:北舞渡镇地处舞阳县城北25公里,临汝水,西通汝洛,东下江淮,北转郑汴,是河南著名的商埠之一。清朝初期,北舞渡镇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
会馆历史: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后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增修、扩建、重修、补修。据碑刻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时,这里已有春秋楼、大花戏楼、大殿、钟鼓楼、铁旗杆、照壁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都被毁。

牌楼建筑特点
整体结构:彩牌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为三间、六柱、五楼,柱不出头式建筑,柱子排成“工”字形,边柱斜出,与中柱呈等腰三角形状,使两边的次楼成斜出歇山顶。
屋顶与装饰:主楼正脊用八节透雕牡丹花卉的脊筒组成,上饰有四个大吻吞脊前视。主脊中央矗立着造型优美、玲珑秀丽的两层重檐楼阁,楼阁两边为造型逼真、灵气十足的驼珠奔狮。整个楼顶屋面曲线缓和,层层叠叠,翼角高高升起,婀娜多姿。
雕刻艺术:彩牌楼上部五楼飞檐,全部斗栱飞檐,层层迭迭,建筑雄伟壮观,小巧玲珑。上下布以木石雕刻的人物、花卉、历史故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正中匾额上有清代书法家孔广脉书“浩气英风”四字,背面有“忠肝义胆”四字。
柱子与抱鼓石:楼身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置垫鼓形桑墩(柱础),每根柱均有制作规整的抱鼓石。中柱正面的抱鼓石上雕刻一昂首张口蹲卧的石狮,背面抱鼓石上雕刻一变形石狮。

文化价值与现状
文化价值:山陕会馆牌楼造型设计匠心独具,木雕石雕遍及楼体,其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堪称绝伦,是古代建筑的瑰宝。因其特殊的历史、艺术价值,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现状:历经近200年风雨的彩牌楼依然光彩照人。目前,山陕会馆会址已经是北舞渡镇中心小学的“地盘”,但彩牌楼依然保存相对完好。
山陕会馆牌楼不仅见证了舞阳县北舞渡镇曾经的繁华,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是研究清代建筑艺术和商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山陕会馆牌楼,清,舞阳县,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