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摘要: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1928年.开封市禹王台区中山路南段.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1928年.开封市禹王台区中山路南段.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中山路南段。建造于1928年,2006年6月8日,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入选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1]
中文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别    名:开封纪念塔
地理位置: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中山路南段
始建年代:1928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927年6月1日,冯玉祥任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所部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会师郑州、开封,结束了奉军在河南的统治。6月13日,冯玉祥就任河南省主席,第二次主豫。在冯玉祥第二次主豫期间,为改变开封古城面貌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南关车站空地一处,建设开封市公园及市公园运动场,占地40余亩,将公园中部辟为“世界园”,并在“世界园”中央修建革命纪念塔,高七丈余。后因中山路路面拓宽,公园消失,而纪念塔独存。
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之名公布其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
建筑格局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采用象征手法,外形颇似一个硕大的宝剑直刺云天,二层塔身犹如剑的手柄,三层塔身愈向其端愈细,剑把植入塔基座,剑锋直插青天,耸入云霄,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势,呼应了纪念人物和历史事件,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使得该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纪念塔一层和三层腰檐均为叠涩式,体现了我国传统塔的要素特征,而二层腰檐处理成须弥座造型,塔身周围雕刻花纹作为装饰,表现出了当时流行的“中国固有式风格”。 [2]
文物价值
该塔作为纪念类建筑,又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特色,体现了中西建筑艺术文化的交融和中西建筑手法的巧妙结合,承载着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纪念意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2]

参考资料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0-03-20]
2禹王台区:三处革命旧址入选省内首批革命文物名录.河南日报网 [引用日期2023-06-14]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1928年,开封市禹王台区中山路南段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