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河南府城隍庙
河南府城隍庙
位于洛阳市的寺庙
城隍庙,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据此推测,河南府城隍庙应始建于唐宋时期。
中文名 河南府城隍庙 外文名 Temple in Henan Province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西大街西段北侧 著名景点 城隍庙
遗址概况
河南府城隍庙,位于洛阳市。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现存河南府重修城隍庙碑,立于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五月,说明在此以前已有城隍庙。城隍,道教所传守护城池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
遗址发掘
民国时期,该庙曾辟为中山公园,城隍庙胡同也因此改为公园巷。1930年,用作河洛中学校舍;1959年修筑中州路时,将其一分为二,今南院为洛阳第三十中学和文物复制品公司占用,文物部门曾在1997年修复六角亭、1999年重修西厢房;北院大部分为洛阳第六中学占用。
北院的威灵殿于1992年进行了全面修复,并辟为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门市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府城隍庙后殿的维修保护方案于2016年4月经省文物局批复,2017年工程竣工;其辕门的维修保护方案于2017年3月经省文物局批复,2017年底工程竣工;其威灵殿的维修保护方案于2020年7月经省文物局批复,下一步我市将积极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待资金到位后,尽快开展威灵殿全面修缮工作。 [1]
- 1洛政办文〔2021〕7号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0293号提案的答复.洛阳市人民政府网.2021-10-19 [引用日期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