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龙池花牌坊

摘要: 龙池花牌坊.清.禹州市火龙镇龙池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池花牌坊

清代乾隆皇帝御批敕建的周李氏节孝坊

在距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六华里的龙池村,有一座结构别致、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石坊牌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清代乾隆皇帝御批敕建的周李氏节孝坊,俗称“花牌坊”。

中文名  龙池花牌坊                        花牌坊

      牌坊                        建立时间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

 

遗址概况

龙池的花牌坊,是为旌扬龙池周姓儒生周国才之妻李氏的节孝行为而建。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龙池村有个儒生周国才,娶妻李氏,新婚不久,周国才就因病去世。李氏青年守寡,坚贞有节,终生没有改嫁,而且含悲忍泪,奉养公婆,始终不渝。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周李氏的侄孙周生圆入幕于布政使司衙门,为旌扬其祖母的节孝德行,亲写奏章,由河南布政使为其转奏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看完奏章,就御批敕准为周李氏建造节孝石坊一座,并特许石坊跨街而建。这对女方建坊必须顺街而立的陈规,无疑是一重大突破。建造花牌坊的起因,纯属封建桎梏束缚妇女的人身权利和自由,应该给予批判。但从龙池花牌坊的建筑风格来看,却堪称是一件别具匠心、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就目前来看,龙池花牌坊,为禹州境内造型最别致、工艺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牌坊。建造石坊,自宋朝开始,到明清时代达到鼎盛时期。此时仅禹州城内大大小小的各种牌坊就有72座,分布于乡村各地的更是不计其数。但这些牌坊无论其规模、造型和雕刻工艺都无法与龙池花牌坊相媲美。该坊高10米,宽7米,为四柱三间牌楼式建筑,拔地而起,横跨于东西大街,气势巍峨壮观。高达四米的青石华表(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用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有龙凤等图案),犹如四个威武雄壮的金刚力士,屹立于青石基座之上,将巨大的牌楼高高擎立于空中。八尊巨形石雕太狮,倚四根青石巨柱,蹲于青石基座之上。幼狮分别嬉闹于太狮身旁。太狮之威猛,幼狮之憨态可掬,无不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遗址发掘

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历时三年才竣工。自建成之日起,就因造型别致、工艺精巧而名闻遐迩。它的承建人王刻石也因此而名声大振,之后被人所害。龙池花牌坊建成至今,历经240多年的风雨沧桑,眼下除顶部因风雨侵蚀或人为破坏而损毁之外,主体建筑仍保持着当年的神韵,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观赏。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龙池花牌坊,清,禹州市火龙镇龙池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