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濮阳天主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
濮阳县的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位于濮阳县古十字街东街路南,坐南朝北,大门顶为尖塔式建筑,高耸入云,非常显眼。
中文名 濮阳天主教堂 地 形 坐南朝北
明 柱 内有十二明柱 位 置 濮阳县城东街路南
遗址概况
天主教堂建筑宏伟,前有厅,后有祭台,正有大门,旁有侧门,内有十二明柱,雪白旋涡顶,五彩玻璃窗,阳光照下,五光十色,耀眼夺目。大堂内排放连椅,下置棉垫,为教徒跪拜祈祷处。祭台神龛内,绘有若瑟抱小耶稣彩色画像,前有供桌,绣花围裙上供鲜花果品蜡烛之属。左前壁绘有耶稣画像,对联是:“万绪伤心何人慰藉。一腔热血为汝消磨。”右前壁绘有圣母玛利亚画像,对联曰:“全备诸德古今第一,无染原罪天下无双。”教学两壁有玻璃镶嵌的二十四幅耶稣蒙难史画。整个教堂宽敞幽静,美丽壮观。
遗址发掘
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是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传教,至1800年天主教徒发展20万。鸦片战争后,英、法、美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天主教传教士也大量拥入中国。1890年法国传教士贝尧来到濮阳进行传教活动,并在城内东街廉价购买基地,建起一座天主教堂,经营十年,发展教徒300余人。清末义和团蜂起,山东义和团砸了曹县教堂的消息传来后,备受贝尧迫害的范刚成,设法与山东义和团取得联系,并在其帮助下也组织起义和团。1900年5月1日,范刚成率数百名义和团成员 ,在令字旗的前导下,高喊“杀掉洋鬼子”的口号,放火烧掉了天主教堂。此次损失,清政府列入庚子赔款抵偿,今城内东街天主教堂,则是用庚子赔款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