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玄妙观

摘要: 玄妙观.清.南阳市建设路中段.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玄妙观

河南省南阳市玄妙观
       原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次中心城市南阳市古宛城西北隅之梅溪河畔,即今南阳市建设中路北侧,与市人民公园北门隔马路相望。现为宛城区人民政府驻地。
新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靖宇路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独山风景区
元代道教建立丛林制度。至元年间,内乡县田下保(今赤眉一带)建丹霞观,凤鸣山建清真观;南阳县在老君堂基础上建玄妙观。
由于明代重藩诸王及权贵们崇奉道教,营建或重修宫观的风气浓厚,南阳各地新建宫观54座,裕州的三贤山、仙翁观,镇平县的城隍庙、卢医庙、高丘城隍庙、南召县的九垛祖师庙、山陕庙、龙洞、仙人洞,南阳县的玄妙观、武侯祠、医圣祠、桐柏县城的淮渎庙、金庭观、内乡县的普济宫等道教宫观均得到重修。万历年间,南阳地方政府曾动用南召、南阳两县军民,连续三次对四棵树乡的五泉山庙宇进行大规模修葺。尤其是玄妙观经洪武四年增建、正统二年扩建及嘉靖、万历年间增修,逐渐成为豫西南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道风大振、道人盛行",可谓是明代南阳道教的真实写照。
清代重佛抑道,致使道教衰微,庙宇空旷。但是道教仍在民间流行,全区有宫观327座。在清二百多年间,南阳增建宫观计70座,规模、形制已远逊于前。
南阳玄妙观独受清皇室青睐。康熙年间,易名元妙观。顺治、乾隆、咸丰诸年间,屡有修葺,增添殿堂楼阁。雍正八年(1730年),颁元妙观内宫斗姥雕像一尊,并赐"慈云法雨"匾额一面。同治六年(1867年),因主持张宗璇抗击捻军有功,特赐《道藏》一部。光绪三十年(1906年),为兴办元宗学堂再赐"惠浃中州","全真广学"匾额两面。斯时,元妙观声名远播,有殿宇、房舍310多间、神像75尊、道众200余名、田产7700亩、建筑占地150多亩。
民国时期,战乱不息,道教受到冲击。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冯玉祥下令没收庙产,"废庙兴学"。各县相继成立"破除迷信委员会",拆除庙宇,改办学校。当时,除南阳玄妙观和镇平县菩提寺等几处有较大影响的寺观经主持、方丈联名请愿,获南京中央政府批准予以保留外,其他道观多被拆除。
中文名
玄妙观
地理位置
南阳市卧龙区独山风景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河南省南阳市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玄妙观,清,南阳市建设路中段,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玄妙观

关键词:清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