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盘阳村传统民居(含法济寺)

摘要: 盘阳村传统民居(含法济寺).明、清.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盘阳村传统民居(含法济寺).明、清.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盘阳村传统民居位于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北部,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
现存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古街呈“L”形,全长1华里。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东券门全由青石垒砌;八角亭由六根朱红色木柱支撑,耸立于高台基上;卢家大院从前到后依次是街门、月房、客厅、后楼院和库房院等,还有磨房院、马棚等附属小院。古街两旁排列着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
盘阳村传统民居是豫北地区明清建筑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民俗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卢家大院等建筑中的匾额、木雕等装饰,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盘阳村从北宋“磻阳务”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为研究古代交通、商贸、政治等提供了实物依据。

法济寺位于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西1公里的山谷,始建于北朝或五代后梁时期,历经多次重建和修复,现存大雄宝殿为元代晚期建筑。
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悬山顶,覆以青灰筒瓦兼少量绿琉璃瓦。檐下置五铺作斗栱,有宋政和年间题记的小八角石檐柱砌于墙内。大殿下部以青石垒砌基台,殿前有月台,设踏跺。台基与院中立有十余通古碑,寺西山坡角有元代僧人建立的骨灰小塔数座。
法济寺是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见证,从晋代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当地盛行,法济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为研究佛教在北方地区的传播路径、教义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寺内的石刻、碑刻等文物,对于研究北朝、唐、金、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具有重要价值。如北魏石刻佛座上的忍冬纹、连珠纹等图案,反映了当时与波斯文化的交流融合;供养人的榜题则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阶层、民族关系等提供了线索。
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斗栱结构、彩绘等,展示了元代及以前的建筑艺术和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早期木构件含量高,象眼手法独特,殿内大梁上保留的金丝云龙彩绘是元代以前的风格,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例。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古建筑,明,清,新增,第七批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明

关键词:清

关键词:新增

关键词:第七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