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肥泉村张家大院

摘要: 肥泉村张家大院.清、民国.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肥泉村张家大院.清、民国.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肥泉村张家大院位于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主要院落建于清道光(1821年-1850年)和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总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有建筑45栋189间。
整体为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坐北朝南,东西四纵排列,布局均衡对称。院落之间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遥相呼应。房屋为砖木结构,采用“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以山石做墙基,青砖立墙,青石铺地。有高墙、窄巷、青石道,高楼设垛口,院与院有夹角门道,地下有地道,临街有炮楼,还有护院楼、炮楼和弹药库。多处门额、房梁上有“大清道光”“大清同治”“大清光绪”“民国某年建”等字样,匾额有“耕读传家”“竹苞松茂”等。有一块题有“西望牟山”的阳雕门额,落款为“洪宪元年二月中旬吉日”。

张家大院是肥泉村近代村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张氏家族数百年的历史和文化,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变迁。大院完整保留了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建筑风格,对于研究豫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演变和建筑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从张家大院的规模和建筑规格,可以看出张氏家族曾经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商业发展和经济状况,为研究明清至民国时期豫北地区的商业贸易、经济交流等提供了实物参考。大院主人张士成在灾荒年间的义举,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慈善与互助精神。
张家大院的建筑工艺精湛,融合了多种建筑元素和装饰艺术,如飞檐斗拱、影壁、山墙、垂花门等设计考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豫北地区古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美学、雕刻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大院中的护院楼、炮楼、射击孔、地道、弹药库等防御设施,是当时社会动荡、匪患频繁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古代民间防御建筑和军事防御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肥泉村张家大院,清,民国,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民国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