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
摘要: 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唐、清.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唐、清.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东岳庙初建于唐朝,明朝万历年间增修,雍正六年重修,清末民初成为规模宏大的道教传播地,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遭破坏,1952年后剩余建筑全部被毁,仅存遗址。
整个庙宇坐北向南,以正对山门的南北建筑群为中线,分东西两部分。中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十大阎罗殿、天齐老爷殿、玉皇大帝的行宫、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寝宫。在玉皇大帝寝宫正南方有舍身池,又称五龙池,长12米,宽10米,深20米左右,池子底部有五眼井。近年来,群众收集到东岳庙失散明清碑刻二十余通,石柱10根。
作为古代道教传播地,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承载着当地深厚的道教文化,是研究道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发展以及相关宗教仪式、信仰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见证了从唐代到清代道教文化在当地的兴盛与传承。虽大部分建筑已毁,但从遗留的明清碑刻、石柱以及舍身池等遗迹,仍能看出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古代建筑的布局、结构、雕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始建到各个时期的修缮,再到被毁的过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活动等,为研究唐、明、清至近现代的历史提供了具体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