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石羊街清真寺

摘要: 石羊街清真寺.清.襄城县城关镇石羊街.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羊街清真寺.清.襄城县城关镇石羊街.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羊街清真寺位于河南省襄城县西北隅石羊街。占地面积约5.2亩(约3466.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800平方米。现有各类房屋60间,以卷棚、大殿、窑殿为主体建筑,南北讲堂序列整齐,现存清初以来碑碣20通。礼拜大殿原为明代成祖年间兵部尚书许廊之家祠,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经石羊街回族群众集资改建为清真寺。1946年,著名穆斯林翻译家陈克礼曾应聘担任该寺阿訇。1985-1989年,国家拨巨款对该寺进行扩修等工作。
建筑坐西向东,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大殿为古典宫殿式建筑,原为九脊八坡歇山顶,后改造成五脊单檐黄琉璃瓦顶,下辟三道拱券门,前檐保留九个斗拱,殿内有四柱,柱托为青石莲花鼓式。殿堂廊房造型别致,卷棚、大殿、窑殿三部分呈波浪式逐层升高又联为一体。院内有苍松翠柏、奇花异草,还有600岁树龄的古松,甬路笔直,各门楣及殿内悬挂着不同时期的匾额。
寺内有土耳其宗教家手抄本《古兰经》30本,巴基斯坦制阿文清真言铜牌一面,曾有混金宣德炉两个(已丢失)。

石羊街清真寺是当地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数百年来一直承载着当地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为他们提供了进行礼拜、学习教义等活动的空间。见证了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建筑风格到内部装饰、匾额楹联等,既体现了伊斯兰教的特色,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从其始建、改建、扩建和重修的历史过程,可以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的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关系等,是研究襄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建筑结构、造型和装饰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大殿的斗拱、柱托、琉璃瓦顶等展示了古代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寺内众多匾额上的书法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潇洒流利,有的庄严端正,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欣赏价值。作为当地的重要宗教场所和文化地标,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对维护当地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象征。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石羊街清真寺,清,襄城县城关镇石羊街,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