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韦集山陕会馆

摘要: 韦集山陕会馆.清.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韦集山陕会馆.清.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韦集山陕会馆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占地面积约15亩,即10005平方米,坐北面南,南北110米,东西91米。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沿中轴线分三院。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戏楼、山陕庙楼门、拜祖殿、卷棚、大殿。前院戏楼中轴线上、东西各厢房2间;中院轴线前为山陕庙楼门,后依次为拜祖台、卷棚三间,卷棚内左右各有龟托石碑一座,东间为修建史志碑,西间为捐资纪念碑志。中院轴线左右为东、西廊坊各6间,中院西廊坊南头向西四丈为娘娘庙3间。后院中轴线上为主建筑大殿,大殿东西分别为药王庙、马王庙。
木工采用合抱柱梁榫接技术、格门细雕等;砖瓦工采用线灰、筒瓦、五脊六兽等工艺;石工雕刻有兽头柱础、纹镂条石等;绘画工绘制有古城会、三顾茅庐等彩色壁画。
原有古建筑群房舍35间,现仅存大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三间以及部分碑刻等。1983年被淅川县人民政府立碑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晋升为河南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是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在当地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山陕商帮与南阳地区的商业往来和经济交流,为研究山陕商帮的经营活动、商业网络以及南阳地区的商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也体现了山陕商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建筑融合了山西、陕西等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又结合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地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会馆内的木雕、石雕、砖雕、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为山陕商人的同乡会馆,山陕会馆是山陕籍商人与居民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团结互助的重要场所,增强了同乡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群体组织形式和人际关系,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民间交往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韦集山陕会馆,清,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清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