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郭氏祠堂
摘要: 郭氏祠堂.清.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郭畈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祠堂.清.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郭畈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祠堂位于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郭畈村,信应公路东约三公里。始建于清朝乾隆36年(1771年),由老二房五世祖亨公孙六宰(字桐淮)公自粤西告老回籍捐资举事,历经三载,至乾隆38年(1773年)建成。嘉庆9年(1804年)曾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用作学校等,历经波折,2003年开始进行修缮保护,2009年6月12日被信阳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月22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约二亩,系二进庭院式建筑。从前向后,依次建有前院围墙、大门楼、两厢房和堂房共计18间。
坐向为西北东南,依山而建。采用明清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为青砖灰瓦,木檩木柱木椽木梁。前院约100余平方米,由约2米高的院墙合围,院墙南北两头有月亮门。正门门楼高约五米,门口两侧有石狮,门楼两边各有耳房两间。正院内有两个花坛,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正上方有堂房7间,形成四合院。
从清朝乾隆年间建成至今,郭氏祠堂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变革、政治运动的影响等,为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融合了明清两代古建筑风格,其雕梁画栋、精细的做工,以及四合院和月亮门等建筑形式,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风格特色,对于研究明清时期豫南地区的建筑艺术、工艺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郭氏祠堂如今成为传承乡土文化和忠孝文化的思想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家族文化和传统,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促进文化教育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