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侯湾小安桥
摘要: 侯湾小安桥.明.汝州市焦村乡邢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侯湾小安桥.明.汝州市焦村乡邢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侯湾小安桥位于汝州市区东三十里许,焦村镇侯湾村泰山庙南,黄涧河支流魏河之上。从结构做法和雕刻图案分析具有明代桥梁特征,清乾隆三年(1738年)曾遭洪水冲毁,乾隆八年(1743年)前后重修。
桥面通长28米,宽6.5米,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桥拱内券用材较大,砌造规整,由微弧的长条石砌成,桥身三孔大小近似。桥墩呈船形,桥拱两侧镶有雕刻精美的券脸石,衔接处有铁质铆钉加固。桥的迎水面每个桥拱龙门石之上与桥面之间镶嵌有口含宝珠的圆雕龙头,背水面每个桥拱龙门石之上与桥面之间置有圆雕龙尾。券脸石上雕刻有二龙戏珠、凤凰、游鱼、缠枝花草、麒麟望月、狮子滚绣球等丰富的浮雕图案。
侯湾小安桥曾长期担负着沟通魏河两岸交通的重要使命,是当地南北通行的关键通道,在当地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焦村至赵落段县道拓宽硬化后到2005年新桥通车前,承载了大量的交通运输任务。为研究古代桥梁修筑技术、工艺和发展历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有助于了解从明代到清代的桥梁建造风格演变、技术传承以及维修加固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古代交通史、建筑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桥身精美的雕刻,如龙头、龙尾圆雕以及券脸石上的各种浮雕图案,雕工精细,刀法娴熟,造型灵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是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与附近的泰山庙等文化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是汝东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的文化记忆和民俗传统,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