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寨湾遗址
摘要: 寨湾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周.偃师市大口乡曹寨村.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寨湾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周.偃师市大口乡曹寨村.古遗址.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寨湾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市大口乡曹寨村寨湾村,处于伊洛河支流沙沟河流域,遗址分布于该村东北和东南两片。遗址北段东临沙沟河,南临铁村农田,西临村级公路;遗址南段西侧为一泄洪沟。
文化层厚度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一般在2-3米左右,包含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从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寨湾遗址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迹象。存在居住区,还有灰坑等区域,用于垃圾处理或其他特殊用途。
遗址主要涵盖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绝对年代大约在距今4000-3500年左右。
寨湾遗址处于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为研究中原地区这一时期文化的传承、演变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揭示从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社会转变过程中文化的发展脉络,了解当时文化因素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情况。作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聚落遗址,其布局和结构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对居住区、灰坑等遗迹的研究,可以推测出当时的人口规模、家庭结构、生产分工等情况,为复原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提供重要依据,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等级分化、聚落管理模式等。
遗址中出土的各类遗物,如陶器、石器等,为研究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可以通过对陶器的制作工艺、器形特点,石器的种类、用途等分析,了解当时的制陶技术、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而全面认识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也能为研究当时的技术创新和传播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