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黄柳遗址
摘要: 黄柳遗址.新石器时代、夏.襄城县紫云镇黄柳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柳遗址.新石器时代、夏.襄城县紫云镇黄柳村.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柳遗址位于位于襄城县紫云镇黄柳村,地处灵武山北麓,北靠汝河,西临九宫山,是依山傍水的台地。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属新石器时代、夏时期遗址,在1979年经洛阳考古研究所鉴定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石斧、有孔石刀、石纺轮、石网坠、鹿角等,还发现有红陶、灰陶、红烧土、黑炭及带绳纹蓝纹、方格纹的陶片。2016年1月22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石斧、石纺轮、石网坠等的出土,表明当时的人们既有农业活动,也有纺织、渔猎等生产活动,为研究新石器时代到夏朝时期当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实物依据,帮助了解当时的经济形态和生活特点。作为“二里头”文化遗址,黄柳遗址对研究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从原始社会到早期国家形态过渡阶段的社会状况,如社会组织形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为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遗址处于中原地区,其文化特征可能与周边同时期文化存在相互影响和交流。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类型、工艺、纹饰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探讨当时中原地区内部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传播、交流与融合情况,为研究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相互作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