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一点杂谈:三星堆文化的起始时间不等于三星堆青铜器出现的时间
摘要: 网络上很多“民间XX学家”经常对考古学家的工作大加批判,主观臆想他们有目的性或受到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就是混淆了许多概念。 比如:历史叙事和基于考古范式的阐释并不能严格对应。很多人潜意识里把考古学文化和历史学概念的王朝相对性。其实这是两个学科的概念,并不能严格对应。两个衔接紧密的王朝,如果没有文献记载,仅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看并 ...
网络上很多“民间XX学家”经常对考古学家的工作大加批判,主观臆想他们有目的性或受到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就是混淆了许多概念。
比如:历史叙事和基于考古范式的阐释并不能严格对应。很多人潜意识里把考古学文化和历史学概念的王朝相对性。其实这是两个学科的概念,并不能严格对应。两个衔接紧密的王朝,如果没有文献记载,仅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看并不能把它们准确的截然分开,基本都有一个过渡期。比如收藏古钱币的网友就知道,新王朝刚开始钱币字体一般都和前朝的很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很多人“义愤填膺”,说三星堆遗址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把三星堆一期叫做“宝墩文化”是人为压低三星堆文化的时间长度。三星堆文化应该从一期算起,而不是只包括二三期。如果我拿出下面这张图,他们估计会更愤怒🤩,怎么又划出来一个鱼凫村文化?又压低我大三星堆文化的时间长度,肯定是阴谋,为了维护中原中心论,又人为把三星堆文化起始时间压的比二里头文化低。
其实,这都是误解,考古学家有自己的研究范式。考古学家对考古学文化的界定是基于对“物”的观察,和历史学叙事的王朝不能划等号,基于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三星堆文化的起始时间不能和传说中的蚕丛、鱼凫、杜宇王朝中的任何一个王朝起始时间严格划等号。二里头文化和《竹书纪年》的夏王朝也不能严格对应,即使前推至新砦期也不能完全对应。南北宋、东西汉,如果我们从考古学文化上可以给它们划开,也不影响从历史叙事逻辑出发将它们视为一个朝代。
有的人还自动把三星堆青铜文化等同于三星堆文化,他们潜意识里三星堆文化起始的时候青铜器就应该出现了,所以,把三星堆文化起始时间定晚了就相当于把青铜器出现的时间弄晚了,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其实,理论上这是两个概念,青铜器出现时间不等于考古学文化的起始时间,青铜器的使用有可能跨两个考古学文化,也可能跨两个王朝,也可能短时间内使用后就埋地下了。
考古学文化划分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它虽然基于对“物”的观察,但也不可避免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划分只是多数人的共识而已,并不是完全的定论。
考古学文化怎么划分丝毫不影响三星堆文化的地位,也不影响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地位。三星堆之所以很震撼,是因为发现了大量风格迥异于其他地区的青铜器。三星堆的青铜文化内涵很丰富,我们要重点研究的是这些青铜器出现于何时,造型风格来自于哪里,原料产地、铸造地点在哪里,工艺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而不是纠结于三星堆文化有多早,它早不早和青铜器出现的时间没有必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