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挑战人类文明起源理论的重大考古发现
摘要: 哥贝克力遗址位于土耳其东部乌尔法市郊近十公里处,距今约13000年至10000年左右。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考古人员发现,但刚开始人们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遗址,没有多大价值。然而德国考古学家施密特教授(Klaus Schmidt )独具慧眼,他根据遗址内的一些遗物推断,它应当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类活动遗址,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发掘后,遗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仅震惊了他自 ...
哥贝克力遗址位于土耳其东部乌尔法市郊近十公里处,距今约13000年至10000年左右。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考古人员发现,但刚开始人们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遗址,没有多大价值。然而德国考古学家施密特教授(Klaus Schmidt )独具慧眼,他根据遗址内的一些遗物推断,它应当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类活动遗址,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发掘后,遗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仅震惊了他自己,也震惊了全世界!
哥贝克力石阵由20多组环形建筑组成,这些环形建筑都由巨型T字状石柱构成,其中一些石柱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图案。在每个环状结构的中心,都有两个巨石柱平行排列,上面雕刻有公牛、蛇、狐狸、狮子等动物形象。
根据施密特教授的研究,哥贝克力石阵建筑技术似乎呈逐渐衰退的趋势。每隔一段时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把先前建造的环形石阵用碎石掩埋起来,再在附近新建造一个,新建的环形石阵越来越小,工艺也越来越粗糙,到距今10000年左右,哥贝克力石阵的建造似乎完全陷入停滞,此后整个建筑群被碎石掩埋变成了一个比四周高约15米的土丘。2003年的地磁探测显示,土丘下至少有掩埋着20组环形石阵建筑。
不清楚人们不断建造相同环形石阵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说是天文观测遗迹或者宗教建筑吧,这么坚固的石头建筑,想想好像也没有必要重复建设吧,还是建造在一起。史前人类的很多行为,还真是不好理解。
哥贝克力遗址的发现对人类文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结了一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传统的人类文明起源理论:哥贝克力遗址的年代估计约为12000年前,这比已知的最早文明苏美尔文明早了近7000年。(这个年代准不准确不知道,查的资料都是这么说的,说是测了年的,石质建筑无法测年,应该是测的遗址中的有机物,不过既然是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是经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
提供早期宗教活动的证据:遗址中的T形巨石和雕刻可能与宗教仪式有关,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可能已经有了复杂的宗教实践和象征体系。
揭示早期社会组织和技术水平:有文章说:哥贝克力遗址的建设需要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表明即使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社会也可能已经有了相对先进的社会结构和技术。我想在一万多年前的狩猎采集时期,农业还处于萌芽期,人群规模还比较小,当时人们建造石阵的动力是什么呢?靠什么一种机制(那时候有宗教吗?我比较怀疑)把不同群体的人组织起来?
促进对农业起源的理解:遗址附近发现的小麦种子和其他农业活动的迹象支持了该地区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的观点。哥贝克力遗址附近的喀拉卡达山脉是单粒小麦的起源地,而单粒小麦是全世界小麦、裸麦、燕麦等所有麦种的祖先。这一发现表明,农业革命可能在哥贝克力遗址所在的地区开始。
提供天文学知识的早期证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哥贝克力遗址的某些结构可能与天文现象有关,这暗示了早期人类对天空的观察和可能的天文学知识。(还是上面说的,天文设施有必要重复建设吗?)
激发对人类早期历史的新思考:哥贝克力遗址的发现促使学者们重新考虑人类早期历史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哥贝克力遗址如果年代确凿可靠,不仅是一个考古学上的奇观,人类文明的历史也会面临重新评估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