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惊天盗墓大案揭开一段隐匿于历史深处的秘密——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匿”族墓地
摘要: 2017年,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的一片黄土之下,一个惊世发现,将商王朝一个神秘族群——“匿”族的面纱缓缓揭开,让我们得以窥视这个古老人群的冰山一角。 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始于一起盗墓案。2017年初,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附近的黄土地上,一群盗墓贼的贪婪之手悄然伸向了一片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古墓群,在现代化盗墓手段的加持下,短短几天四 ...
2017年,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的一片黄土之下,一个惊世发现,将商王朝一个神秘族群——“匿”族的面纱缓缓揭开,让我们得以窥视这个古老人群的冰山一角。
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始于一起盗墓案。2017年初,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附近的黄土地上,一群盗墓贼的贪婪之手悄然伸向了一片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古墓群,在现代化盗墓手段的加持下,短短几天四座大墓中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
酒务头墓地的被盗,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劫后余生的珍贵文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市、闻喜县文物部门,于2017年6月开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一年半的辛苦工作,考古人员共清理出5座“甲”字形大墓、7座长方形中小型墓、6个车马坑以及5个灰坑。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600余件(组),出土文物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1号墓出土文物
遗憾的是,5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中的4座被盗墓分子洗劫一空,只残留了少量青铜器和陶器等文物,造成大量珍贵历史文化信息的破坏流失。经过公安部门的千里追缴,虽然成功追回青铜器数十件,但大部分短时间内已经无法追回了。未被盗掘的1号墓共出土青铜器123件,陶器7件,骨器1件,据此推测,被盗的其余四座大墓至少应当有青铜器数百件。就是这残留的一座大墓使得酒务头墓地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器上刻有的“匿”字铭文成为了解读匿族历史的金钥匙。“匿”族在甲骨文中有记录,国内外博物馆也收藏有“匿”字铭文的青铜器,但无法解读其由来,此次考古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铭文中透露出的点滴信息,如同拼图的一块块碎片,逐渐拼凑出了匿族的轮廓,为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填补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丙华说:“据甲骨文记载,晋南是一个非常繁荣、方国林立的地方。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这方面的考古发现非常少,非常遗憾。而这次的发现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窗口,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
酒务头遗址位于商王朝统治区域西部边陲,这里是古文献中的“大夏之地”,也是尧舜之都所在地,曾经是夏王朝的核心统治区,拥有丰富的尧舜禹至夏商时期的历史传说和地名。这一带有中原唯一的食盐产地——河东盐池,也有中条山丰富的铜矿资源,对上古中原一带的族群生存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国青铜文明发展的早期,这里的铜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酒务头墓地附近发现的夏商时期冶铜遗存有:夏县东下冯、垣曲商城等,其中的绛县西吴壁遗址,是一处夏商时期的大型专业冶铜聚落遗址,面积达百万平米,弥补了夏和早商时期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空白。因此,有考古学家推测,匿氏家族可能是负责铜矿石开采冶炼,并向商王朝的都城运输铜原料。
酒务头墓地出土了许多青铜武器,器型有钺、斧、戈、镞等,一个墓内达数十件。表明晚商时期随着商王朝对周边控制力的下降,西北方向林立的方国(羌方、马方、土方等)可能对商朝的西部边疆和重要盐铜资源产地构成了巨大威胁,使得匿族人群的社会生活中军事氛围浓厚,他们保持着强大的武备,时刻准备和敌人战斗。不过上古文明起源的早期阶段,为争夺生存空间和战略资源,战争是常态,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随时都有可能沦为敌国奴隶。商王朝就是靠武力立国,并一步步发展为强大王朝的,同时商王朝还有掠夺人口搞人祭的习俗,几百年来可谓树敌无数,要是己方人被周边敌对方国俘虏,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酒务头盗墓案发案后,山西省成立“6·03专案组”,短时间内相继打掉了11个盗掘古墓葬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9人,破获案件133起,接连追回涉案的一级文物20件(组)、二级文物59件(组)、三级文物106件(组)等。这些盗墓案件约半数都和侯金发、侯金亮、侯金海、侯金江四兄弟为首的盗墓涉黑团伙有关。侯氏兄弟到案后经审讯均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们的保护伞闻喜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景益民二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原副局长金勇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还有数名民警判处刑罚。
追缴文物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件后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兽型铜觥”本来准备以底价1300万元的价格到香港拍卖,由于犯罪嫌疑人太喜欢了,不舍得卖,想出了以赝品调包的计策,最后导致交易流产;一件西汉“彩绘青铜雁鱼灯”被文物贩子曹某藏到了父母家的地下室中,落网后他用纸条传递信息,让家人“务必把灯处理好”,曹某得知办案人员成功找到被盗文物后,在狱中大哭了一场,他实在太喜欢这件“雁鱼灯”文物了,藏起来是要作为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
山西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位居全国第一。许多不法分子都盯上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犯罪时有发生。2018年至今,山西公安机关通过打击文物犯罪,缴获被盗文物数万件,其中有一批珍贵的商周青铜器,历史文化价值重大。山西青铜该博物馆就是以缴获的青铜器为主体成立的,以至于许多人戏称“扫黑扫出一座青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