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2024年度山西考古项目丨运城市绛县东关金代纪年壁画墓
摘要: 一、工作概况 该批墓葬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关村村南,地势平坦,北距紫金山约4公里,南距涑水河约1.8公里,距中条山约4.8公里。2024年8月-10月,为配合绛县市民广场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金代纪年壁画墓2座。二、工作理念 发掘坚持精细化发掘理念,清理之前用相机记录原始位置,用录像机记录墓室发 ...
一、工作概况
该批墓葬位于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关村村南,地势平坦,北距紫金山约4公里,南距涑水河约1.8公里,距中条山约4.8公里。2024年8月-10月,为配合绛县市民广场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金代纪年壁画墓2座。
二、工作理念
发掘坚持精细化发掘理念,清理之前用相机记录原始位置,用录像机记录墓室发掘过程,对墓室内随葬品用相机及时记录出土情况。出土遗物按质地分类收集,易碎遗物用标本袋或塑料盒单独包装。发掘过程中利用文字、线图、影像、三维建模等多手段记录。发掘壁画墓时,采取边保护边发掘理念,并对壁画墓进行全景扫描。
三、主要收获
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两座明确纪年的金代砖雕壁画墓,编号为M8、M42,位于整个发掘区西北位置,M8位于M42西南位置,两墓相距约30米,根据墓室题记及买地券砖内容,M8为金大定十七年(1177)M42为金正隆二年(1157),同为张姓家族墓葬。
M8墓室北壁
M8墓室南壁
M42墓顶藻井
两墓结构几乎一致,皆由竖穴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道皆为竖穴墓道,在南侧都掏有脚窝,封门用条砖、方砖和土坯混合封堵,甬道皆用砖雕和彩绘壁画装饰,墓室平面皆近方形。
砖雕、彩绘装饰方法也较相似,皆由砖雕仿木结构建筑——倚柱、斗拱、阑额、普拍枋等装饰,四壁的妇人启门、一门二窗、一桌二椅、灯擎及盆花等砖雕装饰再绘彩,彩绘主要用红黄黑白四彩装饰,壁画内容主要为夫妇宴饮对坐、侍女及磨砻、杵臼、各种灶具、水井等生活图像,设有砖砌棺床,葬有多具人骨,但都保存不佳,M8为三人合葬,M42为二人合葬,葬具为木质围挡,朽烂致使结构不甚明了,还发现有草席。
四、价值意义
两座金代纪年砖雕壁画色彩鲜艳如新,保存完好,为绛县首次发现,为研究金代绛州地区墓葬葬俗提供了新材料,也为同时期壁画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墓葬砖雕、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方法为了解《营造法式》木构建筑彩画制作制度在金中期的实践提供了对比材料,并且墓室内的绘有生活气息壁画也多见于晋东南地区,对于研究两地区文化交流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绛县文物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南普恒
时代:金代
主要参与人:樊鹏辉、李辉、李金霞、徐久森、李欣桐、雷长安
供稿:樊鹏辉
END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责编 | 静 静初审 | 张光辉终审 | 刘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