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顺利召开

摘要: “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顺利召开原创文/张丽蓉图/王佳石窟艺术与考古研究2025年04月26日 18:07甘肃敦煌石窟分期断代之研究,向以晚期者难治,关键问题在于这一时期民族更迭频繁,艺术风格继承性不明显,汉文文献记载稀少,故而特别需要关注出土文献、石窟题记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活动的研究。为推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由敦煌 ...
 “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顺利召开原创 文/张丽蓉图/王佳 石窟艺术与考古研究 2025年04月26日 18:07 甘肃


敦煌石窟分期断代之研究,向以晚期者难治,关键问题在于这一时期民族更迭频繁,艺术风格继承性不明显,汉文文献记载稀少,故而特别需要关注出土文献、石窟题记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活动的研究。为推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课题组承办的“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4月18—21日在莫高窟隆重举办,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山西、云南、四川、重庆、西藏、广东、江西、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50余位学者参会,开幕式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博士后马刚主持,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馆员致开幕词。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赵芳教授致欢迎词,认为敦煌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见证了多元文明的交融与创新。而晋陕冀地区的元代壁画,同样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力。本次研讨会以“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为主题,不仅是对两地艺术渊源的学术梳理,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诠释。兰州财经大学高启安教授作会议总结。



“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  会议现场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赵芳教授



兰州财经大学   高启安教授


元代敦煌作为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石窟营建兴盛,本次会议将敦煌元代洞窟与中国北方地区的元代洞窟、寺观壁画相联系,旨在促进这一领域学术的进展,共收录论文50篇,其中40篇论文作会议报告。聚焦元代壁画艺术研究的论文主要有杨富学《元代敦煌壁画西亚风格龙纹探源》、《榆林窟第10窟表层壁画时代考辨》、侯慧明《山西新发现元代壁画研究》、张同标《元代四天王图像及其尼泊尔源流》、杨瑾《元代墓葬壁画文化因素分析》、黄荣光《元代北方陶瓷建筑构件的二三例》、吴端涛《“鼻祖根本之宫”——从永乐宫兴建管窥元代山西全真宫观的基本状况及政教关系》、徐超《元代敦煌石窟壁画艺术风格与文化交融研究》、李国、赵袖荣《莫高窟第465窟北壁喜金刚双身图像研究》、孙志芹《元代丝绸中尚蓝底花纹的流行及启示》、张海娟《莫高窟“史小玉”题记其人再探》、罗真、罗凯《工笔意写与文人水墨的互动——晋蒙陕元代墓葬壁画山水图像的艺术转型与文化隐喻》、胡晓丽《阿尔寨石窟第31窟壁画舞姿解读》、王楚昀《永乐宫〈朝元图〉神仙衮冕服饰形制考》、王平、梁艺《张大千临摹敦煌元代壁画考述》、熊雯《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十一面千手观音壁画及图像源流》、管小平、王鼎《四川地区元代石窟造像及石刻题记研究》、范淑英《13—14世纪回鹘供养人手持物图像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王慧慧《〈华严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图样系统的流传及影响》、罗永春《“气势”到“气象”谈青龙寺壁画线条之“气”》、马刚《元代山西寺观壁画中的左衽服饰钩沉》等。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  杨富学研究员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  
侯慧明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杨瑾教授



江苏大学江南美术研究院院长  张同标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黄荣光教授



常州大学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  徐超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熊雯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副院长  
罗真副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范淑英教授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副馆长
副研究馆员  管小平



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王慧慧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罗永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胡晓丽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馆员  赵袖荣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副教授  王平


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孙晓峰《麦积山第4窟龛外浮雕护法神及相关问题研究》、米德昉《宋代巴蜀石窟艺术体系中的地方化题材——柳本尊佛教造像体系》、何卯平《佛顶髻珠的流变与敦煌晚期石窟分期研究》、祁晓庆《对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方法的再思考》、赵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古代壁画中的汉文化元素蕴考》、陈爱峰、万慧通《柏孜克里克14窟金刚界曼荼罗考》、赵燕林《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维摩诘经变 〉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图像》、高彦《唐宋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柘枝舞迭嬗为中心》、冯立娟《从河湟谷地到青藏腹地:青海石窟寺群的文化地理学解读》、更藏尖参《甘肃卓尼县石门寺明万历大雄宝殿的图像学考察》、那尕才让《弥勒文殊对坐图像与三塔组合图式意蕴考》等。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孙晓峰研究馆员



大足石刻研究院  米德昉研究员



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副院长 何卯平副教授



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冯丽娟教授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副研究馆员  赵燕林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  高彦



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更藏尖参



吐鲁番学研究院馆员  万慧通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那尕才让


敦煌晚期石窟的研究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对元代洞窟的研究更是稀少,而晋南、冀中、陕西元代寺观、墓葬壁画内容丰富,本次会议聚焦元代壁画艺术,有利于推进学术界对敦煌元代石窟研究的关注,势必会对中国元代壁画艺术的分期与断代、系统整理和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敦煌石窟与晋陕冀元代壁画艺术”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合影


END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