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乌尔大塔庙The Ziggurat of Ur

乌尔在《圣经》里是一座名城,中译本《圣经》将其译为“吾珥”,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乡,也是犹太人的发源地,《圣经》里叫作“加勒底的吾珥”,乌尔建立的初期,曾位于波斯湾幼发拉底河的出海口,但几千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冲积平原不断地延伸,现在乌尔已经位于内陆。

乌尔的建立者是苏美尔人,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已知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3800年的两河流域,乌尔就逐渐形成了12个独立的苏美尔城邦,这些城邦当中包括有乌鲁克、埃利都、基什、拉格什和尼普尔。在乌尔刚建立时,波斯湾的水位比今天高出两米多,乌尔被认为四周都是沼泽,而南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经常遭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洪水侵蚀,从而有可能引发了《圣经·创世纪》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载的大洪水。

公元前2120年,乌鲁克国王乌图西加尔复兴,《苏美尔王表》中将这个时代称为“乌尔第三王朝”,表示王位第三次归于乌尔,它也是最后一个苏美尔王朝。乌图西加尔意外去世后,乌尔的总督乌尔纳姆登上王位,乌尔纳姆国王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早于巴比伦人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乌尔纳姆的任上还修建了乌尔地区规模最为宏大的塔庙——乌尔大塔庙,其遗址长度为64米,宽为45米,高度至今保留21米,由一个巨大的台阶和台顶上的神庙所组成,然而这座台阶上的神庙,已经在历史中泯灭了,如果加上神庙,它的高度要超过30米。这座宏伟的金字塔形神庙是一座实心的建筑,外层布满了泥砖,而每行砖之间是用带有沥青的材料将其粘接在一起。乌尔大塔庙用来供奉苏美尔神话当中的月亮女神南娜(Nanna),据说南娜女神就是乌尔城的保护神。

乌尔大塔庙并不是该地区的特例,在众多的苏美尔城邦,以及到后来的巴比伦时期,每一座城市都建有自己的塔庙,崇拜各自城邦的保护神,最为著名的就是《圣经·创世纪》当中曾经提及的巴别塔。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在1920年到1930年之间,对乌尔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他所率领的来自于大英博物馆和美国滨州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乌尔取得了辉煌的考古成就,同时期英国的考古学家卡特发现了图坦卡蒙陵墓。
如果把埃及的金字塔同美索布达米亚的大塔庙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外形上有些类似,但苏美尔的塔庙的历史要早于埃及的金字塔;且塔庙主要用来进行宗教祭祀,它是一个神庙,而埃及的金字塔则是法老的陵墓;在工程方面,埃及的金字塔通常用巨型石灰岩垒砌而成,而塔庙是用泥土做成的砖,之后经过太阳的晾晒或者烧制来最后成型的;埃及金字塔的大部分带有墓室和通道,而塔庙的塔身则是实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