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独立王国锡金如何成为印度第22个邦?

摘要: 一、殖民浪潮下的主权丧失(1814-1947) 1814—1816年英国与尼泊尔发生冲突,尼泊尔战败,尼泊尔将锡金(包括大吉岭)、库马盎、加瓦尔在内的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由于锡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战后的1817年英国与锡金签署了《提塔利亚条约》,其内容主要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保护锡金不受尼泊尔的侵略,锡金得到曾被尼泊尔占领后又割让给东印 ...
一、殖民浪潮下的主权丧失(1814-1947)
1814—1816年英国与尼泊尔发生冲突,尼泊尔战败,尼泊尔将锡金(包括大吉岭)、库马盎、加瓦尔在内的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由于锡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战后的1817年英国与锡金签署了《提塔利亚条约》,其内容主要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保护锡金不受尼泊尔的侵略,锡金得到曾被尼泊尔占领后又割让给东印度公司的一部分领土。这一条约标志着英国人从此打开了锡金的大门。
1860年,英国又借故攻打锡金,强迫其签订《英锡条约》。据此,英国殖民者在锡金攫取了自由贸易权、治外法权、干涉内政和修筑铁路等多种权利。条约没有涉及锡金和中国的传统藩属关系,锡金处于两属地位,但实际上已完全为英国控制。
1861年,英军攻陷了锡金当时的首都庭姆隆,于当年的3月28日迫使其与英属印度签订了《庭姆隆条约》。规定锡金外交需接受英国 "指导",同时在行政机构中安插英国官员。这让锡金在事实上丧失了国家主权,沦为英国的被保护国。
1890 年《中英藏印条约》更以国际法形式剥夺清朝对锡金的宗主权,确立英国的唯一保护者地位。至此,锡金国王仅保留宗教领袖身份,行政权实质由英属印度总督指派的 "政务官" 掌控。
英国人统治锡金期间,尼泊尔人开始涌入锡金,人口中印度教徒占比开始逐渐增加。

二、印度的 "继承式扩张"(1947-1973)
1947年印度独立后,立即将锡金纳入“后院”范畴,声称继承了英国在锡金的所有权利。印度认为作为英国的继承者,它理应享有英国在锡金的所有特权。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甚至公开宣称:“在英国放弃在印度的统治权后,锡金就自然地成为了印度的一部分”。同年5月,印度国大党资助锡金政党“国家大会党”"成立,该党主张“与印度建立更紧密联系”,其核心成员均在英属印度殖民机构受过训练。
1949年6月,以“镇压反印骚乱”为名,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解除王室卫队武装,任命印度人拉尔为首席行政官,实现军事管制。
1950年12月强迫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条约规定锡金外交、国防、经济命脉完全由印度掌控,国王仅保留象征性头衔。印度驻锡金“首席行政官” 的权力远超英国殖民时期的政务官,可直接任免政府部长。此后20年间,印度通过《锡金贸易协定》《货币统一法案》等文件,将锡金经济彻底纳入印度体系。
1968年8月,甘托克爆发10万人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和平条约》。印度迅速调派边境安全部队进驻,以“维护秩序”为名实施宵禁,逮捕3000余名抗议者。至1973年,印度在锡金的驻军已达2万人,超过当地警察力量的10倍。
      这一期间,印度为了彻底控制锡金,开始有计划地改变尼泊尔的人口成分,鼓励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迁入锡金,到1970年代,锡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尼泊尔裔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75%以上。这为印度后来吞并锡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撕下伪装(1974-1975)
      1973年4月,印度撕下伪装,直接出兵占领锡金,接管了锡金政府的所有权力。
1974 年6月,印度主导通过《锡金宪法》,核心条款包括:首席部长必须由印度公民担任,锡金议会三分之二席位由印度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需经印度总统批准。这实质是将锡金变为印度的“行政特区”。时任锡金国王顿珠南嘉抗议称:“这不是制宪,而是合法抢劫”。
1975年4月10日,在印度军警全程监督下,锡金举行“是否加入印度” 公投。官方数据显示:97.5%的投票率中,59.9%赞成合并。但独立观察指出,投票站仅设在尼泊尔移民聚居区,传统佛教区如拉宗、帕罗等地被封锁;反对票箱在计票前遭军方突袭搜查。时任美国驻印度大使加德在备忘录中承认:“这是一场没有反对派的选举。”
吞并过程中,锡金王室向联合国发送149封求援电报,均遭印度拦截。中国因处于特殊历史时期,未能采取实质行动;美苏正忙于冷战博弈,不愿为小国得罪地区大国。1975年4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宪法第36修正案,宣布锡金为 “印度联邦的第22个邦”,国王帕尔顿流亡美国并于1982年在纽约逝世。

四、后吞并时代的“消化”
印度吞并锡金后开始实施 “移民置换”政策:1975-2000年间,从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迁入50万印度教移民,使佛教徒比例从1970年的34% 降至2021年的16%,尼泊尔族与印度移民占总人口的82%。此举彻底改变了锡金的民族构成,削弱独立运动的社会基础。
印度对锡金补贴年均超50亿卢比,但资金分配高度政治化,70%用于印度驻军设施建设,仅15%投入民生。在政治上,锡金邦议会的主要政党均为印度全国性政党分支,地方领袖需经印度中央政府认可方能任职。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北侧,是印度连接东北七邦的咽喉要道。与不丹和尼泊尔一起构成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战略夹心地带。印度要想对印度东北部的七个邦和非法侵占的藏南地区实施有效管辖,就必须保证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也就是要控制乃至吞并锡金。印度在此部署8个陆军旅、3个空军基地,将其变为监视中国西藏的前沿哨所。2003年中国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后,该地区成为中印边界谈判的“禁区”。

五、大局已定
许多学者指出,锡金从未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其国际法地位仍属“被吞并国家”。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曾在1976年质疑公投合法性,认为印度违反《联合国宪章》第 2 条关于“国家主权平等与领土完整" ”的原则。此外,锡金的民间仍存在隐性抵抗思想,2020年甘托克还爆发了反印度教同化示威;部分村庄至今仍然拒绝悬挂印度国旗,保留王室画像。这些现象表明,印度的整合政策尚未完全消弭历史创伤。
尽管现任自封的锡金国王旺楚克・滕辛仍在纽约维持“锡金流亡政府”,官网每年还能收到约2000封支持邮件,民间尤其是很多原锡金土著也仍然保持锡金人身份认同,但这些对抗印度统治的因素在实质上的影响力甚微,如果今后没有大的国际局势变动,印度完全消化锡金已成定局。
锡金从独立王国到印度第22个邦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殖民侵略史和地缘政治博弈史,是弱国在强权政治下的典型悲剧。尽管锡金人民曾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在印度的武力威胁下,还是避免不了被吞被的结局。这一事件不仅塑造了南亚地缘格局,更告诉我们:在现实主义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实力基础,也没有大国的庇护,光靠国际法的文本承诺,小国是无法长期维持自己的独立地位的。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