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分子人类学研究显示,苗族、瑶族和畲族同祖同源
摘要: 2024年3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上发表了复旦大学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Reconstructing the ancestral gene pool to uncover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links of Hmong–Mien speakers”(“重建祖先基因库以揭示苗瑶语系人群的起源及遗传联系”)。 该项研究通过对包括苗瑶语系中苗族、畲族在内的28个现代东亚人群及968个亚洲地区古人样本 ...
2024年3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上发表了复旦大学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Reconstructing the ancestral gene pool to uncover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links of Hmong–Mien speakers”(“重建祖先基因库以揭示苗瑶语系人群的起源及遗传联系”)。
该项研究通过对包括苗瑶语系中苗族、畲族在内的28个现代东亚人群及968个亚洲地区古人样本基因数据分析,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揭示了苗瑶语系人群的起源以及他们的基因纽带,为我们描述了苗瑶人群的遗传结构以及复杂的演化历史。
该文章主要观点有:
1.苗族、瑶族、畲族三个主要苗瑶分支代表人群在遗传上是同源的。
Y染色体检测分析显示苗瑶人群中O-N5父系单倍型高频存在,但在其他人群中比较罕见,是苗瑶语系人群的标志性父系单倍群。
2.从全基因组数据中可识别出三个苗瑶亚群存在遗传差异。瑶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受到壮族人群的遗传混合;苗族主要生活在贵州、湖南,受到土家族的基因影响;畲族主要生活在福建、浙江,位于沿海地区,其基因组相比苗族和瑶族表现出更明显的人群隔离特征。
3.三个苗瑶亚群在历史上各自与遗传背景有所不同的汉族人群发生过基因交流。
4.线粒体上未发现明显的苗瑶人群特异性谱系,表明母系来源比较多样。比较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遗传成分发现,苗瑶人群可能经历了性别偏向性混合,即更偏向于北方女性和南方男性的基因交融模式。(这个发现是否意味着在苗族传说中祖先曾生活在黄河流域是历史的事实呢?有懂的网友可以留言哦!据苗族的传说显示,苗族的祖先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生活在黄河中游地区,那时他们的祖先是蚩尤,蚩尤和炎黄二帝争霸天下失败后,部族大部分向南迁徙了。)
5.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或语言学证据,都表明瑶族首先从苗瑶人群的共同祖先中分离。该研究结果支持操持畲语的畲族与操持苗语的苗族人群亲缘关系更近一些。
6.通过与古DNA数据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苗瑶人群可能发源自长江中下游流域,共同祖先可追溯至距今5800年前。
研究团队构建的苗瑶人群的遗传演化模型图
此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苗瑶人群与侗傣人群、汉族人群具有紧密亲缘关系。其中,苗瑶人群与侗傣人群共享同一种主要遗传祖源,这种遗传成分也在南方汉族人群中高频存在,在北方汉族人群中却较为罕见。通过估计人群遗传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苗瑶人群与侗傣人群的共同祖先可追溯至8200年前,与汉族人群的共同祖先可追溯至10800年前。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915-024-0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