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山西运城盐湖吕儒先秦大型聚落群近年工作收获
摘要: 吕儒遗址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姚孟街道吕儒村,地处运城盆地腹地,南距盐湖约7公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分为吕儒、吕儒东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中在吕儒遗址发现有仰韶晚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夏及早商时期遗存。近年来,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这一区域又有不少新发现。吕儒遗址群位置图 2022年11月 ...
吕儒遗址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姚孟街道吕儒村,地处运城盆地腹地,南距盐湖约7公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分为吕儒、吕儒东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中在吕儒遗址发现有仰韶晚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夏及早商时期遗存。近年来,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这一区域又有不少新发现。
吕儒遗址群位置图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为配合岳坛110KV变电站工程建设,在吕儒村西北约200米处发掘1500平方米,清理东周时期灰坑208座。
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为配合盐湖区五星级酒店、中传数学文旅基本建设,在阳倦村南200米、吕儒村东800米处发掘2000平方米,清理夏时期灰坑38座,以不规则椭圆形为主,出土陶器有陶鬲、甗、单耳罐、小口尊、瓮、斝等。
2023年11月,为配合盐湖区朝元路(勤学街-舜帝街)项目建设,在姚孟村东南约400米,吕儒村西南约1公里处发掘210平方米,清理夏时期灰坑7座、东周时期灰坑1座。夏时期灰坑为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圜底,出土陶器有陶鬲、圆腹罐、单耳罐、甗、器盖、大口尊等。
2024年3月至8月,为配合盐湖区舜帝街(解放路-学苑路)项目建设,在吕儒村西南600米处发掘2000余平方米,清理夏时期灰坑51座、墓葬2座。灰坑多规模较大,以椭圆形长条状为主,出土陶器有陶鬲、甗、单耳罐、双鋬盆、大口尊、小口鼓腹罐、四足方杯等,还发现有玉钺、铜镞、卜骨、陶纺轮、骨镞、骨簪、骨针、石刀、石镰、石铲、石斧等器物。
盐湖区舜帝街建设项目出土单耳鬲
盐湖区舜帝街建设项目出土单耳罐
盐湖区舜帝街建设项目出土四足方杯
盐湖区舜帝街建设项目出土玉钺
2025年1月至5月,为配合盐湖区YBXG-2408号宗地考古前置工作,在吕儒村南约50米处发掘3000平方米,清理早商、西周及春秋时期灰坑310座,墓葬5座,以春秋时期遗存为主,早商时期遗存主要位于发掘区北部。早商时期灰坑多为椭圆形圜底坑,时代集中在二里岗上层时期,其中H277、H278出土遗物丰富,发现有陶鬲、大口尊、盆、小口罐、圆腹罐等陶器,还出土陶龟1件及少量卜骨、铜凿、石斧、贝饰、骨锥、圆陶片、陶纺轮等器物。两周时期遗存丰富,遗迹以灰坑为主,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圜底坑居多,个别灰坑发现有壁龛及填土中埋人现象。出土陶器有陶鬲、陶豆、陶盆、陶罐及大量的圆陶片,还发现少量陶纺轮、石刀、石斧、石镰、石圭、陶拍、骨簪、骨锥、蚌刀等,小件铜器有铜镈、铜镞、铜刀、铜锥等。
YBXG-2408地块出土早商陶鬲
YBXG-2408地块出土早商陶龟
YBXG-2408地块出土春秋铜镈
2024年12月26日,盐湖区文物部门在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在吕儒村东紧靠村庄断面上发现一组早商时期陶器,包括斝、簋、小底缸各1件,还发现有漆皮残片,疑似为一座墓葬。除此之外,运城市考古队近年来还在吕儒村周边四处地块勘探出大量夏商、两周时期遗址及墓地,遗存密集。
吕儒聚落群范围及近年工作地点
根据以往调查和近年来在吕儒村周边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以吕儒村为中心,包括陶上村南、姚孟村西、阳倦村东的范围内包含有仰韶晚期、庙二、龙山、夏、早商、西周、东周等时期遗存,聚落群总面积超350万平方米。目前的发现较为零散,所发现的遗迹以灰坑为主,应主要是各时期居址区,遗址群内各时期的聚落分布、规模、功能结构、聚落演变等均不清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系统工作。
吕儒遗址是环盐湖周边继“师村-辕村-汤里”聚落群之后,另一处先秦时期连续发展的大型聚落群。吕儒聚落群时代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以夏商周三代遗存为主,对探索盐湖的早期开发与利用,环盐湖地区聚落形态演变,推动夏商文明、晋文化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执笔:崔俊俊 刘岩 穆文军 陈海波 贾高强 李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考古队)
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责编:昭晣 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