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共襄学术盛会,同普合作新篇—中哈联合举办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

摘要: 共襄学术盛会,同普合作新篇—中哈联合举办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原创丝路考古研究室考古陕西2025年10月28日 12:49陕西10月23日,由我院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与信息部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伊塞克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考古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经验、成果与优先方向”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高水 ...
 共襄学术盛会,同普合作新篇—中哈联合举办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原创 丝路考古研究室 考古陕西 2025年10月28日 12:49 陕西

10月23日,由我院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与信息部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伊塞克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 “考古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经验、成果与优先方向”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英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考古与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50余人,共同梳理过去的研究成就,探讨未来合作方向。种建荣院长率团参加会议并发表致辞。

会议现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文化委员会主席叶尔兰·杰肯诺夫致函指出,哈方在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推广方面正在开展系统性工作,此类科学活动在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种建荣院长致辞中讲到,在全球文明倡议的推动下,在世界文明对话合作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积极响应并践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对话的推动者。我院与伊塞克博物馆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开展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考古合作经验,也加深了对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研究认知,更结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未来期望与哈方在联合考古、文物展览、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探索更多合作机制,共同为保护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文化遗产贡献中国力量、陕西智慧。

种建荣院长致辞


我院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室主任、赴哈联合考古队负责丁岩研究员就“中哈联合考古新收获及伊塞克塞人王庭再探索”作专题汇报,系统介绍了我院与哈方同行近年来在伊塞克遗址群联合考古取得的一系列有效进展和重要成果。

丁岩研究员作专题汇报


本次会议还承载着特殊的纪念意义,适逢“金人”发现55周年、“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保护区成立15周年,同时也是著名考古学家别克穆汉别特·努尔穆汉别托夫诞辰90周年。会议期间,《伊塞克博物馆保护区指南》中文版首次发布,该指南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伊塞克文化遗产的普及传播。作为中哈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此次会议通过国际合作与经验共享,将为考古学科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伊塞克博物馆保护区指南》中文版


种建荣院长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本次国际学术盛会,与会学者从多元视角出发,对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展开深度研讨,不仅丰富了学术认知,更进一步夯实了中哈两国在考古领域的合作基础与友谊根基。他期待未来在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伊塞克分中心的带领下,能够团结全哈考古机构和研究人员,共同加强双方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哈萨克斯坦考古与历史文化的研究,秉持“科学第一,友谊常青”的信念,携手前行。

种建荣院长总结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由我院主持发掘的伊塞克 M8 遗址现场,以及塔尔加尔中世纪古城遗址、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










实地考察


第六届伊塞克国际学术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纪念与友谊的交融。它承续辉煌历史,启迪未来希望。我们期待,通过各国学者的智慧交流与务实协作,共同推动全球考古学与博物馆事业迈向新高度,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合影




END
文字丨赵小巧
图片丨董小琦
视频丨伊塞克博物馆
初审丨丁小岩  李彦峰
复审丨赵海晨
终审丨种建荣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