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遗址空间功能中的文化形象与公众需求

在前面几篇当中,我们围绕遗址文化形象的构建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展开讨论。本篇我们将目光回归到遗址空间内的基本功能,尤其是与公众需求所相关的部分,探索如何合理规划利用遗址空间,展现遗址文化形象的同时,让遗址发挥出更好的功能,让更多的公众受益。一、遗址空间功能中的文化形象 一般来说,考古遗址公园具备科研、教育、游憩等基本功能。在这些功 ...

• 遗址展示中的“故事”挖掘与讲述——以渤海中京城遗址为例

遗址的核心价值主要反映在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价值,尤其是历史时期的考古遗址,除了考古发掘发现的信息以外,结合浩如烟海的古代史料、碑刻资料、民间传说等,可以相互佐证,挖掘出很多信息内容。遗址公园展示设计及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中,除了将物质遗存如城墙、墓葬、基址、遗物等保护好、展示好之外,也应将历史信息价值充分提炼和展示出来。  如何将遗 ...

• 考古学研究视角下的遗址价值理解与呈现

前面的两篇小文分别从展示呈现和价值阐释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受众即参观者的角度,思考展示效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思路。其中支撑和决定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及整体价值表达的核心,就是对于遗址历史信息和价值信息的读取和运用。后面拟逐步细化这一研究过程。同时,为了加强这一方面的交流,特意邀请了从事考古专业、同时具有科普经 ...

• 文化遗产的社区公共属性和情感价值

前日,一则关于安岳石窟造像被“野蛮修复”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据了解,这是网友在安岳县峰门寺所拍摄到的,一座原本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石雕造像,竟被涂抹得五颜六色,变成“低端仿品”一般。一时间,这张极具荒诞感的对比图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是文保部门的失职。所幸,后来事件得以澄清。原来这里的摩崖造像始建于南宋,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修复”行为并非文物工作者所为,而是1995年时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请没有文物修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