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登堡中国西北考察研究
李梅景著《奥登堡中国西北考察研究》出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24年11月12日 18:19甘肃目 录绪 论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第二节 基本史料价值述略第三节 研究旨趣和目标第一章 家世与早年经历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成长第二节 两段婚姻与三位重要亲人第三节 求学经历与学术兴趣的形成小结第二章 从学术研究者到组织者第一节 早期学术研究与交游第二节 俄苏 ...
李梅景著《奥登堡中国西北考察研究》出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24年11月12日 18:19甘肃目 录绪 论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第二节 基本史料价值述略第三节 研究旨趣和目标第一章 家世与早年经历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成长第二节 两段婚姻与三位重要亲人第三节 求学经历与学术兴趣的形成小结第二章 从学术研究者到组织者第一节 早期学术研究与交游第二节 俄苏 ...
《梁书·康徇传》讲述了一个中亚移民部落——康氏家族在六朝时期内迁的故事,其中尤可注意者,是刘宋初年康氏家族举族南迁襄阳的史实:“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绚曾祖因为苻坚太子詹事,生穆,穆为姚苌河南尹。宋永初中,穆 ...
陶器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作者:李梅田,黄晓赢本书编撰出版年: 2012-7页数: 99定价: 18.00元ISBN: 9787500089599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陶器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 作者:李梅田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副标题: 魏晋南北朝出版年: 2014-3页数: 306定价: 15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ISBN: 9787513117548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一个分卷,立足于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物,以物质文化视角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对城市、陵寝/墓葬、陶瓷器、金属漆、漆器、玻璃器、佛 ...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李梅田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2009-8页数: 243定价: 21.00元ISBN: 9787100058834内容简介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所指的魏晋北朝,主要指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西)魏、北齐(周)时期,时间上大致从黄初元年(220)曹丕建魏,至开皇元年(581)隋代北周,但为了保持一些重要墓葬资料的延续性,此时间范围将会前 ...
基本信息:作者:李梅田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3年5月印次:1ISBN:9787573207111作者简介: 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美术考古的教学与研究,重点关注中古社会与文化艺术的变迁。内容简介: 从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 ...
澎湃新闻获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其中“居延汉简”专题位于博物馆第六展厅,展览不仅溯源了简牍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居延汉简的发现历程和重要文物,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戍边吏卒的重要职责,真实还原汉代边塞屯戍的 ...
汉唐之间的墓主受祭图及其流变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从丧葬礼仪活动的角度看,汉唐之间墓室画像中流行的墓主宴饮场景应称作墓主受祭图,它在墓室画像系统中起到了彰显主旨的作用。由于礼仪行为的变化,汉唐之间墓主受祭图的叙事方式发生了阶段性的改变,由不对称的过渡性叙事变为对称的场景式叙事,场景式的叙事 ...
内蒙古清水河塔尔梁五代墓葬壁画中的图像内容丰富,通过特定的配置方式构成了具有特殊涵义的图像组合。其中,四神、伏羲女娲、十二生肖等神瑞图像的组合,模拟了盖天说的宇宙模式;金鸡、玉犬的组合兼具镇墓、辟邪、祈福的作用;孝行图与力士图的组合表达了以孝通神、灵魂升天的升仙主题;其他的世俗图像为写实,反映了唐五代时期丝路沿线居民通过回鹘道与 ...
【作者简介】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雪,成都博物馆。 南京附近的六朝帝陵神道石刻上常见一种字体反转的铭文,往往与内容相同的正书铭文分别对称铭刻于神道两侧的石柱上,文字内容如墓碑首题一样,具有明确的标识性,如梁武帝之父萧顺之(444—494年)建陵的反书铭文“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图1-1)、萧景墓(526年)的反书铭文“梁故侍 ...
摘要:李静训墓是一座体现了特殊葬仪的隋代贵族墓,本文从遗存堆积状态、墓志、墓主身世等方面对考古遗存进行了重新解读。首先根据考古遗存复原了葬仪的过程,认为下葬时没有举行通行的墓内祭祀礼仪,因此墓室空间形态极为特殊,呈封闭式的椁墓结构;其次,根据墓志信息和墓上建筑遗存,认为有意模拟了佛教舍利瘗埋之法,此与墓主的特殊身世和隋代的舍 ...
· 《“过渡礼仪”—解读墓室壁画的一个视角》 ·李梅田墓葬内的所有遗存都是古代丧葬礼仪活动的结果,当仪式结束、墓室被封闭后,仪式的场景被永久地“定格”,物化为一个包含了壁画、陈设、随葬品的静态空间。这个空间内的所有遗存都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密切,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丧葬礼仪活动的结果,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事死如 ...
北朝石棺床的使用场景与画像配置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编者按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的《北朝石棺床的使用场景与画像配置》一文是对北朝石棺床使用场景、画像石棺床形制与画像配置等问题的讨论。石棺床在墓室中起到营造礼仪空间的作用,可分为床榻式、围屏式、双阙围屏式三种形制,后两类带有围屏的石棺床上,围屏画像有四种配置方式 ...
100年前,渑池县仰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成了仰韶文化发现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100年后,一座占地约2800亩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呈现在世人眼前。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10月17日在三门峡市举办,仰韶村也再次汇聚世人目光。澎湃新闻获悉,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 ...
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2021年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仰韶所在地河南三门峡举办。除公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外,来自国内考古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 ...
宁懋石室是一件出自洛阳的著名北魏石刻文物,1931年出土后流失国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由于石室刻有精美的线刻画,为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精品,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研究者曾对石室的用途、图像结构与文化内涵等作过大量讨论,但现在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拟对石室的形制和图像源流再作检讨,希望对北朝文化艺术的研究有所补益。石室的著录与研究简 ...
在汉水流域 寻访失落的粟特部落文 图 / 李梅田 《梁书·康绚传》讲述了一个中亚移民部落——康氏家族在六朝时期内迁的故事,其中尤可注意者,是刘宋初年康氏家族举族南迁襄阳的史实: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绚曾祖 ...
摘要:帷帐是汉代以后墓室内的普遍陈设,本文根据考古遗存和历史文献记载的墓内葬仪,讨论了墓葬中帷帐的礼仪功能,认为帷帐具有居神的意义,起到营造祭祀空间的作用,界定了祭祀空间的主体位置,与以棺床为中心的埋葬空间具有不同的礼仪功能,这对我们理解墓室空间的营造理念、空间与陈设和画像的关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帷帐;居神;祭祀空间帷帐 ...
作者:李梅田来源:《江汉考古》2018年第3期宿白先生(1922.8.3~2018.2.1)“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开创者和大成者。他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以及版本目录等,先生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这是对宿白先生学术的全面客观评价。宿白先生的一生伴随 ...
基本信息:作者:丁爱博 著,李梅田 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7月印次:1ISBN:9787532597864内容简介: 作者丁爱博的学术背景涉及六朝历史学、考古学和艺术史。他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对六朝社会作了全面的考察,包括城市与边镇、墓葬建筑、物质文化与艺术、铠甲和武器、服饰、食物、宗 ...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钱雪儿 “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公元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古城泉州如此描述。 澎湃新闻获悉,7月25日下午5点35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提交大会审议正式获得通过,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清单上再添一 ...
【作者简介】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忠,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摘要】大同发现的北魏皇兴三年(469)邢合姜石椁内壁彩绘了14尊坐佛及飞天、供养人、护法神兽等形象,是一座模拟佛殿的石椁。椁室以正壁的“二佛并坐”和前壁的“七佛”为主题,空间意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墓室,祭祀空间变成了礼佛空间,对死者灵魂 ...
【作者简介】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晓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摘要】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三件石棺床构件自面世以来,学术界一般将它与散见于多个收藏机构的石刻复原为一套石棺床,但从石构形制和浮雕内容看,这种复原并不成立。本文重新检讨了弗利尔石棺床的流通和研究简史,依据近 ...
基本信息: 作者:李梅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4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8861 内容简介: 死亡与生命一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考古所见的墓葬正是关于死亡的遗存,它不但是人类物质社会的遗存,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反映;不但有关死,也关乎生动的人类社会。三至六世纪 ...
基本信息: 主编:韩建业 李梅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2月 印次:1 ISBN: 9787040553635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考古学通识教材。中国考古学诞生已有百年,考古发现不计其数,揭示了数不尽的历史谜团和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本书选取其中最重要的十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包括 ...
从考古志到考古学 —兼谈历史考古研究方法论问题李梅田1988年,美国历史考古学创始人狄兹(James Deetz, 1930-2000)在纪念泰勒(Walter Taylor)的学术成就时,讨论了编年史、民族志与考古学的关系,第一次提出“Archaeography”一词,意指对古代实物遗存的客观记录与文化描述,类似于历史学家所做的编年史(historiography)、民族学家所作的民族志(e
摘要:招魂葬主要盛行于东晋和唐代,是一种针对非正常死亡而遗体不可得者的特殊葬式,以特殊方式体现了墓葬的藏形和安魂功能。墓葬功能的改变是招魂葬出现的重要原因,汉代以后墓葬和宗庙、祠堂一样成为安魂之所,墓葬既可藏形,亦可安魂。招魂葬在图像配置、礼仪空间以及墓志等方面存在一些有意而为的行为。 招魂是古代丧葬礼仪的重要环节,也是流播极广 ...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二号坑的发掘,令沉睡三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从体量巨大的青铜大立人,到熠熠生辉的黄金权杖,再到祭山玉边璋、青铜神树等出土文物,两坑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最珍贵的东西。由此,对三星堆一、二号坑的性质,是祭祀坑,墓葬陪葬坑,还是亡国宝器掩埋坑?学界众说纷纭。_▲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 金面铜人头像_2月8日晚,三星堆 ...
基本信息:作者:松本荣一 著,林保尧 赵声良 李梅 译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308190800内容简介: 本书是松本荣一先生长期调查流散世界各地的敦煌绘画,并参照《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LES GROTTOES DE TOUEN-HOUANG)等石窟资料,分类对各种敦煌绘画进行系统图像学研究的成果。目录绪论第一章 敦煌画各种变相的研究 第一节 阿弥陀净土变相及观经变相 第二 ...
基本信息: 作者: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 著 李梅田,付承章,吴忧 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4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1633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沙克先生经典著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在英语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图文并茂地整理归纳了粟特银器 ... ...
2150多年前,张骞凿空,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迈向那条通往西方的崎岖之路,之后又有班超、甘英、法显、宋云、玄奘、杜环……,因为各不相同的原因,向西走得越来越远,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认识之路、贸易之路、交流之路逐渐形成,并且经久不衰。140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将这条始于西汉长安、途径中亚、止于罗马的贸易之路称作“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从此,“丝绸之路”成了欧亚
来源:湖南考古 作者:李梅英 2017年11月13日至23日,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英文简称IIC-ITCC)第三期专题培训班“纺织品修护”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培训班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的9位专家授课,共招收23名学员,其中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学员12名,国际学员11名。 培训班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专家授课、个案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学习评估等多元化课程,对学员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使学 ...
境外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稿,2015.11.15)世界近现代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崛起和一个民族的振兴除了强势的经济和军事外,必然也伴随着文化的强盛,而对境外文化遗产资源的关注和介入,则是文化强盛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当前“一带一路”构想的背景下,中国理应介入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