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文铅饼”的百年考证与释读——兼论其与丝路希腊式钱币的关系
扫码关注我们微信:西域研究邮箱:xyyjbjb@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微信:西域研究邮箱:xyyjbjb@126.com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 作者:杨巨平出版社:中华书局副标题: 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出版年: 2022-10页数: 496定价: 78.00装帧: 精装丛书:南开史学家论丛ISBN: 9787101158601内容简介“希腊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在位时组织编译的希腊语《圣经》中,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过希腊人的生活。希腊化世界是指在亚 ...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两汉中印关系考——兼论丝路南道的开通杨巨平内容提要印度(身毒)之名首次为中国人所知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随着丝绸之路南道的开通,印度的一些王国与西汉王朝逐渐开始了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印度西北部的罽宾甚至成了中国的藩属。东汉初年,月氏—贵霜帝国建立,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加强,丝路 ...
来源:《西域研究》2018年第4期城市、钱币与艺术——“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文明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杨巨平 王潇 邵大路2018年8月17日至20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南开大学丝路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文明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维克森林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高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1期内容提要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外来神开始传入中国。其中一些有可能源自希腊,或可与希腊神灵相认同,如阿波罗、赫拉克勒斯、尼科、阿特拉斯、赫利俄斯等。这些希腊神主要是以佛教人物的形象与犍陀罗艺术一道进入中国的。为了使其适应新的依存环境,中国的佛教徒或艺术家对他们的形象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其结果就是随着佛教的汉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21-6页数:515定价:168.00元 装帧:平装ISBN:9787520384841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目次后记(感谢本号编辑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冉万里《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续集)出版(附前言)李伯重/董经胜主编:《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出版(附:荣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流动的世界:《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的海上贸易内容提要 如果说中亚是陆上丝路的中枢,印度洋则为海上丝路的中央地带。它通过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沟通了地中海世界与印度之间的海上商路,《厄立特里亚航海记》反映的是公元1世纪以印度洋为中心的海上商业网络。印度洋上的东西方贸易早在公元前三千纪就已经开始,在 ...
内容提要:娜娜女神崇拜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后被波斯帝国所继承。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与希腊化时代的来临,开始在西亚、中亚地区与希腊、印度、伊朗的各种类似神祇和崇拜相混同,最后由祆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虽然她的身份、形象、职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特征依然保留。从两河流域到中国,从城市女神到祆教神灵,她的演变过程实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 ...
古代中国与印度何时开始发生关系,又通过何种方式发生关系,确实是个老问题。季羡林先生曾对此做过比较详密的考证。根据他的考证,至少在孔雀王朝建立时,专指中国的“Cina”(脂那、支那)和“中国丝”之意的复合词——cinapatta已经在印度出现。①可见在公元前4世纪与前3世纪之交,中国及其特产“丝”已经被印度人所知晓。但中国方面对印度的了解始于何时 ...
古代希腊和中国作为欧亚大陆两端的伟大文明,在古代有无接触,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从现有文献与考古资料来看,二者有可能通过中亚获得一些相似的传闻。 希罗多德《历史》中提到的最东面的民族是伊赛顿人。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他们可能大致活动于乌拉尔、里海以东,锡尔河之北,或到达伊犁河上游,甚至中国敦煌以西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巨平 地中海既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诞生之地,也是东西方文明的汇聚融合之地。地中海文明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主体,也包括环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两河流域、腓尼基—迦太基文明。在地中海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周边文明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多元文明发祥地 地中海是多元文明的发祥地,一度存在埃及文明、腓尼基—迦太基文明、希伯来文明、爱琴海和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文明、意大利 ...
杨巨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丝路古代文明研究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与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和德国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员。1982年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罗马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希腊化文明与古 ...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混合文明,它的出现和形成本身就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古代埃及、西亚、印度诸文明互动的结果。希腊化文明之所以能在消失了近两千年后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同样是由于它与当时和其后的东方文明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联系与互动,在这些文明中留下了比较清晰的印记。甚至在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希腊化文明的信息和遗产在古代文献和历史遗迹中也依稀可辨。这种具有“全球性”特点的文明互动,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巨平 内容提要:远东希腊化文明指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印度之后在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区域文明。它是希腊化文明的组成部分,但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一文明的主要创造者是先后在这一地区活动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他们虽然孤悬远东,难免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仍然坚持希腊文化传统,保持他们的民族特征,从而和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以希腊文化为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