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北方地区新建建制城市的考古学研究
【新书介绍】宋代北方地区新建建制城市的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18日 20:50北京基本信息:编著:王子奇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5月印次:1ISBN:9787522736938内容简介:本书对宋代北方地区新建建制城址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综合研究。本书通过先后五次对河北、陕西、山东、 ...
【新书介绍】宋代北方地区新建建制城市的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4月18日 20:50北京基本信息:编著:王子奇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5月印次:1ISBN:9787522736938内容简介:本书对宋代北方地区新建建制城址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综合研究。本书通过先后五次对河北、陕西、山东、 ...
王子奇 | 从脊头瓦到兽头——北朝至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脊端装饰瓦件的演变王子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3月27日 17:33北京内容提要:用于中国古代建筑脊部端头的兼具构造功能和装饰意味的瓦件,自北朝隋唐到宋元,经历了从较为平面化的脊头瓦逐步向较为立体化的兽头的转变。随着这一转变过程,兽头的形象还出现了分化,可以用于古代建筑脊端 ...
长安城是中国城市考古的重要研究对象。对隋唐以降长安城的考古复原与研究工作,不仅已经成为古今重叠型城址研究的经典个案,更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子奇老师的《图里寻城:隋唐长安城考古与复原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对近代以前的长安城复原工作以及近代以来的实测、考古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概述和总结。本文原刊《唐宋历史评论 ...
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专辑《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一辑)》(王煜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为2015年5月于四川大学召开的“历史考古青年论坛(第一届)”学术会议的成果之一,收录了历史时期考古领域中21名青年学者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本公众号特用专辑的形式将其中的文章逐一推送,以飨学界。如需进 ...
【作者简介】王子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的转折处或屋面与墙面等的交接处,在屋面工程中是一个关键部位,由此产生了屋脊,着意使用瓦(或砖)、灰等材料做成砌筑物。除了具有防水的功能以外,屋脊很早就开始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并由此引发出一定的等级意义。一方面,屋脊勾勒出了建筑的整体轮廓,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随 ...
2020年值徐苹芳先生诞辰90周年。12月12日上午,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纪念徐苹芳先生诞辰90周年暨两部文集的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山西大学召开。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开幕式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郝平院长主持,并由山西大学副校长 ...
宋代城镇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轫于民国时期北平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的发掘。但限于各方面的条件,当时有计划的、以了解宋代城镇为学术目的的考古工作并未展开。解放后,随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开展,宋代城镇考古工作随之起步,学术界亦展开了有关研究。本文就现已刊布的材料,择要从都城和地方城镇两方面分述之。
内容提要: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和装饰性的构件。研讨鸱尾的起源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鸱尾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往部分学者所谓东汉晚期乃至西汉出现的“鸱尾”,实际都不是鸱尾。梳理了北朝隋唐鸱尾发展演变中的几个节点,并探讨了鸱尾向鸱吻的转化。同时,期望可以借此引起学者们对以鸱尾为代表的屋面瓦件制作工艺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屋面营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整体考虑。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一般
2017年7月5~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河北省张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历史•考古•文保——元中都建城710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张北县举行。共有来自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家科研机构、高校、博物馆、设计院等单位的近70位代表出席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