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文物考古(第四辑)
新书推荐丨《西南文物考古》第四辑原创重庆考古重庆考古2025年04月29日 19:35重庆点击蓝字基本信息:《西南文物考古》第四辑主编:白九江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4月第1版定价:78.00ISBN:978-7-229-20022-0内容简介:《西南文物考古》是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集刊。第四辑以巴蜀文化研究为主题 ...
新书推荐丨《西南文物考古》第四辑原创重庆考古重庆考古2025年04月29日 19:35重庆点击蓝字基本信息:《西南文物考古》第四辑主编:白九江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4月第1版定价:78.00ISBN:978-7-229-20022-0内容简介:《西南文物考古》是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集刊。第四辑以巴蜀文化研究为主题 ...
《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是迄今为止最系统研究巴人、巴国、巴文化的学术专著,初步构建起巴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全书以考古发现为经,以历史文献、文物标本、文化事象为纬,探究了巴文化的基础概念、文化谱系、文化分区、文化符号、精神信仰、原始工业、以及巴文化起源、发展、消融的宏阔进程。总体上看,巴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九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 ...
通常来说,石窟寺被定义为“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这往往是指石窟洞穴,包括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禅窟等,实践中,还包括大量的摩崖造像,而且也有部分道教石窟。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工作,我们逐渐认识到宗教石窟大都不会独立存在,一般与木构形制佛寺、道观等相呼应成为大型宗教活动场所,这些石窟造像也是作为一个完整寺观的组成部分,比如宿白 ...
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人群的关系时,大多实行羁縻治理策略。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事务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羁縻之 ...
古坟坝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一组,地处长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范围内,长江水位的反复消涨及近年来的取土活动对遗址造成了较大破坏。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年度项目,2015年7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60余平方米,清理的遗存时代涵盖新石器、商周、汉、宋元、明清等 ...
酉阳邹家坝酉阳邹家坝作者: 白九江 主编 /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著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1-12页数: 447定价: 20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重庆文物考古报告系列ISBN: 9787030329493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乌江流域酉阳县邹家坝遗址发掘成果的系统报告,对该遗址发现的新石器、西周至春秋、汉代、明清遗存进行了全面的 ...
人类出现原始信仰后,沟通人、神之间的部分人员后来逐渐发展为巫觋。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巫觋的雏形了(以下简称巫师)。巫师们利用自己独有的宗教知识和宗教服务,特别是公共巫术,获取超额的经济收益和政治权益,并逐渐成为当地社会上层的重要组成分子。在国家产生过程中,鉴于在形塑地方精神和整合社会方面的独特能 ...
“文化”是当代社会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应用范畴极为宽泛,以致至今没有一个为学界和大众所公认的概念。总体上来看,文化的各种定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二是指人的行为及其规范,三是指人创造的各种物质遗存,四是指人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遗存的总和。在这四方面内容中,前二者强调文化的形而上属性,是狭义的文化。第三 ...
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邹后曦 白九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情况,探讨了三峡早期铁器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提出了巴系铁器的概念,进而对三峡铁器的起源、三峡铁器与农业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从多角度对三峡早期铁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 早期铁器; 三峡地区 ...
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冬笋坝,地处长江左岸的三级阶地上,文物核心区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我国最早确认并发掘的巴文化遗址。1954年、1955 年、1957 年,西南博物院、四川省文管会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 81 座,以船棺葬为代表的一批战国至西汉墓葬对探索巴文化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