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豫北新乡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相关问题研究

李慧萍 秦存誉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在史前时期, 它既是有共同关系的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也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作用进行生产的空间。 新乡地处豫北卫河上游,太行山横亘于西北,黄河流淌于东南,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早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新乡地区的考古工作开展较早,肇始于20 世纪30 年代卫辉山彪镇与辉县 ...

• 中原腹地古国时代早期文明形态演变

(作者:秦存誉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考古学视野下的“古国”最早由苏秉琦提出,这一概念推动了学术界对二里头广域王权国家出现之前中国史前复杂社会的文明形态阐释,因而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采纳和应用。中原腹地的古国时代早期大致相当于从仰韶晚期开始到龙山早期结束的时间段。此时,中原地区的社会发展重心转移到郑州西北及附近,出现 ...

• 河南史前遗址

基本信息:作者:安特生著,王涛 秦存誉 徐小亚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0月印次:1ISBN: 9787501071845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考古报告,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不招寨和河阴县等地的考古发掘与调查收获,其中既有工作方法介绍,亦有大量的地层和遗迹、遗物描述,还包括不少遗址地 ...

•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裴李岗文化研究及相关问题

  摘要:检视裴李岗文化遗存40余年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包括文化年代、聚落环境、生业经济、体质特征、食物结构、技术工艺、意识形态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极大推动了裴李岗文化的研究进展。但是,就各领域的具体工作和研究而言,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科技考古与田野考古人员共同努力,在今后的交流合作过程中 ...

• 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的舆论导向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结果,海昏侯墓为西汉昌邑王刘贺陵墓的可能性最大,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完整、布局功能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列侯陵墓园,在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新发现。    西汉海昏侯墓园平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