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摘要:   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的舆论导向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结果,海昏侯墓为西汉昌邑王刘贺陵墓的可能性最大,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完整、布局功能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列侯陵墓园,在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新发现。    西汉海昏侯墓园平


  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的舆论导向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结果,海昏侯墓为西汉昌邑王刘贺陵墓的可能性最大,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完整、布局功能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列侯陵墓园,在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新发现。

  

  西汉海昏侯墓园平面图

  

  当考古发掘遇上汉废帝刘贺(历经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换)之后,除了给考古学者重要的研究价值之外,同样给了媒体和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尤其对于后者造成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几年前的曹操高陵事件。网络中,某件事情能够被炒热的前提条件,一是具有雅俗共赏、人人皆可“指点江山”的通俗性,二是具有争议较大、难以盖棺定论的波动性,而海昏侯墓的发掘过程,可以说完全具备了被媒体炒热、让公众参与的条件,因此才得以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

  

  通过梳理网上对发掘海昏侯墓的各种评论,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以下三点:

  


@中国之声中有关海昏侯墓的评论

  

  1.攻击考古发掘。这种评论的比例占据了绝大多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历史学科成为冷门,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固有观念中,根本不了解历史学是什么,更不会主动去了解考古这一小众学科的具体内涵。于是很多质疑人文社科无法对社会生产创造效益的公众,便带着言论自由和“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去攻击谩骂考古发掘,其中既有不明真相、人云亦云的盲从者,也有唯恐天下不乱、“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好事者,在他们看来,似乎攻击“考古就是盗墓”已经成了一种所谓的潮流或“社会正义”。

  


@央视新闻中有关海昏侯墓的评论

  

  2.抨击“考古即盗墓”论。针对一些人坚持考古就是盗墓的观点,评论中出现了小部分站在考古者角度说话的人,他们能够明白考古调查、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的大致流程,没有停留在“挖”的短暂过程之中出不来(大多数认为考古即盗墓的人,只知道考古是把古人的遗物挖出来,却对挖掘之前与之后的事情置若忙闻),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对其明辨是非的态度怀有好感,却对其抨击考古即盗墓的方式不敢苟同,因为他们的说话方式十分尖酸刻薄,往往是站在“长辈”角度,似乎要比那些不了解考古的人高一截,所以评论中总是夹杂着谩骂之词,这显然无法将“考古即盗墓”论消除,反而会刺激本来就不了解考古发掘的人,使其转而攻击考古发掘工作。

  

  3.中间派。在上述两种极端评论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态度不明朗的人群,他们往往是“和稀泥”型的,对考古发掘没有稳固的姿态。但是中间派又不是理性客观者,因为其评论中往往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考古学者如何辛苦,为中国文明的探索做出努力,二是纵然这种努力难能可贵,可是也不能破坏古人的地下安息之所云云,这实际上依然是不了解考古发掘所致。评论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是对古人遗迹敬畏、对考古学者尊重的,但是这种说实话的人又受到当今社会“互害模式]的影响,不敢表露真心。

  事实上,考古与盗墓之间、墓葬发掘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明真相的公众完全可以借助报纸(如《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等)、网站(如中国考古网、国家文物局网等)、微博、微信等平台去“补课”,之后再来对考古发掘发表看法,在互联网已然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想要明晰考古学科的具体内涵,应该说是比较便捷的。但是,大多数公众甚至媒体不愿利用互联网的科普功能,或许觉得多此一举,或许觉得无关紧要,往往是以自己或单位利益为中心,先表明态度博得关注,再具体分析相关事实,如果先前看法正确更好,即使有偏差也还可以勘误,总之就是有恃无恐,毕竟没有哪条法令规定对考古的失实报道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之声发表《文物考古和“摸金校尉”有什么区别》

  

  部分公众和媒体不了解或不愿了解考古发掘却又急于参与讨论,其实质都是为了赚取关注度。从海昏侯墓近期的发掘过程来看,网上评论往往避不开上面三种态度,攻击考古发掘者言辞激烈却又讲不出缘由,@中国之声在1月16日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文物考古和“摸金校尉”有什么区别》的博文之后,充斥在下面的评论依然是“实质都是挖祖坟,有证跟没证的区别”、“摸金是破窗进屋偷走钱物,考古是扒窗进屋寸草不留”等等,可见有些人就是无法将考古与盗墓摘开而谈。另外一些反对“考古即盗墓”论的人虽然自己心里明白,却又讲不出来,最终选择了用“训教者”的口吻说话,这实际上仍是底气不足的表现,所以他们才会一边进行普及,一边进行攻击和谩骂,希望将那些“糊涂者”骂醒,但其结果往往是越闹越凶,成效甚微。

  

  二、考古发掘陷入公众与媒体质疑之中的原因分析

  

  地下的世界是神秘的,考古学者的使命之一便是去揭示古人留给下的神秘感。西汉海昏侯墓墓园及主椁室中出土了大量不同质地的文化遗物,历史、科学和美学价值极高,对于研究西汉列侯制度和古代王侯丧葬制度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对于公众与媒体而言,他们的关注点往往与考古学者不同,公众的关注点集中在是否这一网络事件能够参与进去以获取存在感和吐槽欲,媒体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将这一网络事件转为自己单位的实际效益和点击率。如果说海昏侯墓内棺开启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舆论风波,那么内棺开启之后的舆论浪潮将会更大。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深谙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我们,虽然表面上不予认可,但实际上又有谁能够摆脱唯心主义思想呢?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往往是见而则半信、不见则半疑的,如曹操高陵事件中有太多人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去批判和质疑曹操墓,其实根本就对曹操高陵的发掘工作漠不关心(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曹操高陵出土的是石牌还是墓志、“魏武王”谥号是在下葬前还是下葬后获封的,等等)。

  海昏侯墓内棺清理结果公布后,网上依然会出现质疑的声音,当然由于此次出土遗物明显指向汉废帝刘贺,因而质疑墓主身份的舆论不会重蹈曹操高陵的覆辙,但是鉴于上次舆论出现诽谤考古学者的事件,而海昏侯墓内棺的清理工作又不对外开放,如果内棺出土遗物的价值难以满足部分公众所期许的满意值,那么诽谤考古学者中饱私囊、趁机私藏文物的舆论将会很容易出现,倘若再被无良媒体利用,那么这次考古发掘将会继续出现负面影响,而这正是相关人员在公布内棺清理结果之前必须要考虑的。

  

  考古发掘容易陷入公众与媒体的质疑,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和媒体的求异心理,另一方面是考古发掘的公关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前文提到公众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海昏侯墓具体出土的文化遗物,而是海昏侯墓的发掘能否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吐槽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类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正是这种好奇心所带来的参与感却是柄双刃剑,发现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修养,而憎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则会诱导人们获得与事实不符的破坏欲。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无疑是对祖先文化遗产的主动守护(墓葬已经被盗,墓室内部也被破坏,如不发掘将会损失更大),更是对古人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将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抹下浓重一笔。

  但是部分怀着“互害模式”心理的公众,或因生活的压力,或因工作的不顺,或因知识的匮乏,或因旁人的误导,迫切需要一个不对现实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的机会去吐槽和发泄,以期达到自己在虚拟生活中的存在感,而海昏侯墓这个集考古发掘、王侯八卦、雅俗共赏于一身的公共事件,无疑就成了他们的宣泄对象。而娱乐媒体最喜欢的就是极具争议性的事件,遂趁机利用了这些发泄者的逆反心理,我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经90余年,但是真正出现“考古即盗墓”论的却是在近些年,这里明显是有互联网和娱乐媒体的促进作用在内的。

  

  考古发掘的公关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同样是造成舆论压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公众考古正处于内行大咖不认可、外行公众不了解的起步阶段,而互联网催生的网民和媒体却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会造成考古发掘报道应对公众与媒体时出现仓促感,再加上考古学者急于将重要发现公布出去,却又没有做好迎接社会质疑的准备工作(考古学者一般都很淳朴,只是想让公众了解考古行业的现状,不担心质疑,却总是被无良媒体断章取义的利用),如没有一个得到网民和媒体认可甚至相信的新闻发言人,尤其“专家”一词已经在社会上成为贬义词,此时若是再以专家自居以传播考古观点,必然会迎来反感和质疑。考古发掘成果由谁发布、如何发布、在哪儿发布,看起来是一个只需业内人士点头应允的小事情,但是对于公众与媒体而言是极为看重和大有文章可做的,如若想要向谋得考古成果的社会认同感,在当前网络平等化时代,必须将公众与媒体的态度考虑进去,随时准备应对来自不同当面的声音和挑战。总之,考古发掘工作之所以容易陷入公众与媒体的质疑,既与部分公众与媒体失衡的好奇心和吐槽欲有关,又与考古工作者疏于考古发掘报道的公关工作息息相关。

  

  三、如何走好考古发掘报道的公关之路

  

  考古发掘报道应当是同时具备严谨性、科学性、通俗性、大众性的报道,显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被动的等待媒体上门报道的风险太大,考古学者必须主动走出去。以海昏侯墓的发掘报道为例,一切关于海昏侯墓的报道均是来源于发掘现场,因而从严谨性来说,对于如此重要的考古发掘,除了基本的封锁现场、禁止非请公众与媒体进入之外,还要指定一个或若干个“海昏侯墓对外发言人”,由他们统一发布最新信息,倘若有进入现场的媒体记者,也必须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与其对话,媒体所谓的随机采访工作人员的请求可置之不理,毕竟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的媒体曲解考古学者言辞而肆意报道的情况,所以,若想保证媒体对外报道的真实性,就要尽可能的在任何有关发布信息的场所做到谨慎对待,这样才会让之前网上出现的诸如“海昏侯墓印证:孔子高2.21米”、“揭秘海昏侯墓:警犬守墓,考古严谨一粒土也不能丢”等只为博得大众眼球的失实报道减少甚至杜绝。

  刘贺玉印

  

  从科学性来说,海昏侯墓在尚未对墓主身份做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实在不应该把墓主身份的推断过程发布出去。我们知道,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现场,领队杨军先生指出即使目前发现的一切证据都将墓主指向刘贺,但最终结论还是需要内棺开启之后才能确定。然而,真正去过现场的除了考古界业内人士和新闻媒体,便再无更多人参与了,但是搅弄互联网风云的网民和媒体,早就把海昏侯墓主即为刘贺当做铁定的事实了,甚至于很多人陶醉在影视剧《乌龙闯情关》、《云中歌》等的刘贺形象中难以自拔,倘若最终确定的墓主不是刘贺(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不能保证以后类似的事情不会出现偏颇),那将会在网络掀起难以想象的舆论浪潮了,而这显然是考古学者们不愿看到的。

  

  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