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陈醉 朱永刚 | 新乐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研究

新乐下层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于下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由于对考古资料掌握程度的参差和为确认年代参照类比对象的不同,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问题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最新公布的新乐遗址发掘资料,新乐下层文化可以分为四期。通过碳十四测年数据和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比较分析,新乐下层文化的年代主要在公元前5200~前4500年,上限可能达到 ...

• 【新书介绍】湖南博物院院刊(第二十辑)

基本信息:编著:湖南博物院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时间:2025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6月印次:1ISBN:9787553823355内容简介: 本书为《湖南博物院院刊》创刊20周年特辑。设有“马王堆汉墓研究”“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鉴赏与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与研究”“博物馆学研究”6个栏目,收录学术论文63篇,共计百万余字。其中既有新资料的 ...

• 明代成化斗彩色料烧成工艺的试验考古学研究

成化斗彩瓷器在中国彩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斗彩工艺在传承前朝精湛技艺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达到超凡境界,并为清代的釉上粉彩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探讨明代成化斗彩瓷器的红彩、黄彩与绿彩烧成技术等古今工艺问题,通过现代电炉与古法红炉的大量烧制试验,在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推断斗彩瓷适宜的烧成温度、时长、升温曲线、氛围等。对烧制试验 ...

• 海洋碳库效应对沿海地区人骨碳十四测年的影响——以山东砣矶岛大口遗址为例

前 言 在我国广袤的沿海地区,大量分布着以贝丘遗址为代表的海洋性文化遗存。利用碳十四测年技术,为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址提供准确的绝对年代数据,重建先民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一直是沿海地区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由于海洋中广泛存在的海洋碳库效应(Marine Reservoir Effect,缩写为MRE,或称海洋碳储存库效应)会对海洋来源的样品以 ...

• 【新书介绍】宁夏东周北方青铜器

基本信息:编著:杨建华、罗丰、周琪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6月印次:1ISBN:9787573215833内容简介: 宁夏以固原和中宁中卫为代表的东周时期文化遗存,是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东邻的内蒙古地区当代文化有广泛交往;南边是秦文化,又与中原有密切联系。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对这些青铜 ...

• 陈靖云 肖达顺 | “南海 I 号”沉船遗址形成过程的考古学观察——“南海 I 号”沉船年代学研究之一

“南海Ⅰ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13年底对其保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2015年完成沉船本体及船货以上的堆积清理,此间的清理用田野考古的发掘方式见证了船体沉没下压,到海水激荡冲击扰乱,海生物侵蚀,淤泥掩埋,再到意外发现,水下调查、发掘,到最后整体打捞的整个过程。该项考古以整体打捞的方式把“南海Ⅰ号”船体和周边海泥堆 ...

• 【新书介绍】寻找失落的古国

基本信息:编著:赵平安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6月印次:1ISBN:9787573214850内容简介: 本书以甲骨文中著名的方国下危、危方为研究对象,考证出“危”应改释为“图片”字。“下图片”对应《汉书·地理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下辨”,“图片方”虽不见于《汉书·地理志》,但可与《二年律令》中的 ...

• 武王墩一号墓核心空间结构设计特点初探

楚系墓葬的椁室研究以往多基于礼制视角,探讨其规模、分室数量、用材规格等与墓主身份等级之间的关系。相较之下,学界对于椁室形制与设计本身的探究虽有一定基础,但仍显不足。 郭德维结合文献提出,“椁室的形制可能依据当时的房屋(宫室)建造形制,即把房屋(宫室)之制,移到建造墓葬方面来。” 宋公文与张君则根据不同分室数量,归纳了对应的椁室形制 ...

• 何利群 | 邺城北朝建筑基址的考古学分析

2000 年以来,邺城考古队在河北临漳东魏北齐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园北朝佛寺及宫城区等地进行了持续 20 余年的考古工作,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两座东魏北齐时期皇家寺院内的塔基、佛殿、讲堂、僧房,以及宫城区中轴线上的大型宫殿基址和相关附属建筑,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和珍贵文物。通过对各主要建筑的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剖,确认了主要建 ...

• 吉笃学 |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年代的讨论

本文首先根据吉林扶余和洛阳东郊明墓中嘉靖器物与类似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遗物之间的共存关系,提出西北陆坡一号可能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沉船。随后,通过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遗物与一系列的考古纪年沉船、墓葬以及带款器物的对比,推断该船的年代集中于嘉靖晚期至隆庆时期,这接近于沉船中出水的一件红绿彩碗底“丙寅年造”款所对应的1566年。因此,西北陆 ...

• 【新书介绍】玉器研究(第二辑)

基本信息:编著:徐琳 顾万发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7月印次:1ISBN:9787513416832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玉器研究的专刊,全书分为玉学理论、考古与馆藏玉器研究、海外藏玉研究、玉料研究、玉器鉴定、活动纪要六个部分,共28篇文章。目 录玉学理论关于玉文化、玉学的一些思考 卢兆荫玉经:从礼神到财富的变化 张 ...

• 赵宇超 侯哲 | 全球山地考古视野下青藏高原史前人类的拓殖

山地和高原的年均气温低,冬季寒冷且漫长,动植物资源匮乏。海拔2500米以上由于缺氧症导致的生理不适,进一步增加了人类在这一极端环境下生存适应的难度。现今生活在世界三大高原——青藏高原、南美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和北非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人群已经进化出应对缺氧环境的生理机制,并在高原和山地之巅创造出极富特色的经济与文化。但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 ...

• 李默然 | 世界体系理论下的特奥蒂瓦坎兴衰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提出了著名的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被应用到中美地区古代文明的考古学研究中,产生了颇具启发的成果。在古典时代早期,以特奥蒂瓦坎为核心的中美地区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以大范围、远距离的奢侈品贸易为基本特征。宗教因素是该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通过打造仪式圣地和使用大量奢侈品进行宗教仪式活动,特奥蒂 ...

• 【新书介绍】黄土高原北部早期农业经济研究: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

基本信息:编著:生膨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8月印次:1ISBN:9787309181036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并研究了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为核心区域内考古出土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遗存,从作物组合、种子尺寸、同位素分析的角度,系统探讨了黄土高原北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农业经济,揭示了当地长时段的史前农业发 ...

• 【新书介绍】泾州古城龙兴寺遗址发掘报告

基本信息:编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7月印次:1ISBN:9787501086450内容简介:龙兴寺遗址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本报告就是对该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汇集。此次新发现为认识宋代寺院布局结构提供了新材料。地宫舍利出土,反映了舍利瘗埋的发展变化。出土的佛教造像弥补了宋代甘肃地 ...

• 郭紫烨 陈畅 | 内蒙古水泉墓地族群社会的考古学研究

本文根据空间布局、葬俗和物质文化的特征将水泉墓地区分出两个墓区,确认出墓区是根据人群的社会关系进行划分的,且两个墓区在布局、随葬品等方面存在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本文认为水泉墓地的人群受到华夏文化和北方民族文化的共同影响,在社会生产上采取农牧分工的混合经济类型,是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上融合性社会族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

• 罗丰 胡晨阳 | 吐鲁番地区晋唐墓葬所见丝织覆面的类型与来源

吐鲁番地区晋唐墓葬出土了大量的丝织覆面。通过与新疆其他地区和甘肃地区的丝织覆面比较,可以得知吐鲁番地区的丝织覆面形制较为固定,可分为覆布型和帽套型两类。覆布型覆面的形制在晋唐时期呈现固定化特征,其根源可追溯至河西地区移民带来的持续性中原文化影响。中原文化因素的强化,推动了覆布型覆面形制规范的定型。而帽套型覆面则仅见于吐鲁番地区, ...

• 【新书介绍】巫山琵琶洲遗址与山包墓地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823984内容简介:本书是重庆市巫山县琵琶洲遗址和山包墓地1997~2006年的考古发掘报告。重点对山包墓地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与琵琶洲遗址的关系、墓地布局、墓地形成过程、墓葬方向以及文化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上述发 ...

• 合浦汉墓群出土典型脆弱青铜器腐蚀矿化初步研究

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但大部分器物脆弱且腐蚀矿化严重。为研究合浦汉墓群青铜器的保存状况、锈蚀特征和腐蚀矿化成因,对合浦汉墓群出土典型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探伤仪、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分析了9件合浦汉墓 ...

• 刘子亮 |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龙形剑椟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的“雌雄剑”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木漆器3000余件,其中有漆木剑椟数件。剑椟类器物普遍残损较重,器身残断,褪色严重(图一)。经拼合后以一对漆龙形剑椟(M1:486、490)保存尚好,也最为精美,试论如下。图一 漆龙形剑椟(M1:486)一 基本情况 刘贺墓西藏椁北部的“武库”中出土有剑椟数件,位置相对集中,质地均为漆木。因武库北侧的衣笥库在历史上曾遭盗扰, ...

• 【新书介绍】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保护勘察研究报告

基本信息:编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828323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保护修缮工程前期勘察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书中除介绍壁画资料收集整理、现状调查描述、文物价值评估、数字化测绘、材质工艺分析、病害调查记录等常规的勘察 ...

• 冀西北地区考古新发现 探索红山文化再添重要线索

8月29日上午,河北省文物局在张家口市宣化区召开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宣化郑家沟遗址系“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内容之一。该遗址自2022年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取得重要成果,基本厘清了积石冢结构、各类遗迹关系等关键问题。截至目前发现石界墙、石棺墓、祭祀坑等200余处遗迹,出土玉熊龙、三 ...

• 吴桐 | 地缘与血缘:博罗横岭山墓地所见岭南商周时期社会关系

博罗横岭山是目前岭南商周时期发现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发表材料最详的墓地。从葬俗空间分布与墓葬等级结构来看,以横岭山为代表的岭南商周时期社会关系应以地缘为主,呈现为“大地缘、小血缘”,而不同于中原高度发达的血缘宗法社会,并与后者形成“边疆—内陆”之别。相应的边疆视角可为理解中国国家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视野与更宏大 ...

• 孙海宁 | 周代“征行器”“行器”用途考辨

本文围绕周代“征行器”与“行器”的用途展开研究。征行器至迟西周晚期出现,流行于春秋早期,铭文显示其主要供生人出行、巡狩或征战等使用,并非随葬器。行器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春秋中、晚期大量流行。其用途多样,多数用于出游、巡狩或征战,部分用于邦交会盟,多为生前实用器,也有少量作为随葬品。先秦文献中的“行”“大行”均与死亡无关,“行” ...

• 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海洋遗产保护案例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李钊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5月印次:1ISBN:9787567029880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南海诸岛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物保护的发端,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化遗产保护进展,南海重要海洋文化遗存与价值阐释,等等。总体而言本书是对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海洋遗产的一次系统梳 ...

• 新发现 | 浙江海宁朱福浜遗址:揭示一处崧泽至良渚文化时期大型聚落

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为配合海宁经编产业新材料创新基地投资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宁市文保所,对项目涉及的朱福浜遗址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全面考古发掘。揭露面积共计143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581个,出土各类遗物1384件(组)。文化堆积包含崧泽、良渚、商周、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以史前时代的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反映出此地曾经是 ...

• 谢亦琛 | 汉代铜键考

本文通过对考古出土的镂孔方管、榫状内芯和藕芯形器进行梳理,结合金石学材料,首先确定了三者是同一器物的不同构件。这一器物应为锁芯“键”,其中镂空方管为锁芯壳,榫状内芯为机芯,藕芯形器为钥匙。而这种汉代锁具主要用于固定门闩,并且需结合其他木质机关使用,是一种铜木组合的销锁。在当时,锁具和钥匙分别由不同身份的人员掌管,应存在相应的管理 ...

• 多元与开放:考古学与文献史学关系的青台思考

考古和文献资料是历史研究体系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载体。数千年来,中国就有利用文献和传说构筑起来的历史体系;百年来,根据考古资料复原与重建古代社会的研究体系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今天的考古学家或文献史学家而言,如何更好地将考古和文献资料结合,服务中国特色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体系,成为当下历史和考古学家们的迫切使命。 ...

• 黎霍高速基本建设考古发掘报告

基本信息:著:梁宪亮、高振华编: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治市考古研究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5年6月印次:1ISBN:9787573216724内容简介: 为配合黎霍高速公路基本建设的施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发掘队伍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大批古代遗迹现象,出土了一大批陶、石 ...

• 杜博瑞 王永安 | 试论石家及遇村遗址性质与相关问题

石家及遇村遗址是陇东地区首次发现的两周时期大型聚落。该遗址经历了单一墓地、城址功能完备、城址衰落三个阶段。根据墓葬特征可以看出,该遗址一直以周文化为主导,并在不同阶段与殷移民、西戎、秦等人群进行交往。春秋早期伊始,该地区成为周余民人群的重要聚居地。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陇县边家庄墓地族属与陇东地区周、秦、戎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认识。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