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巴音温都尔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地理位置及发掘概况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巴音温都尔(蒙语,意为富有的高原)墓地位于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呼日胡社北1千米,墓地东西侧为民居,北与高正呼热胡敖包相望(图一)。地理环境整体属于丘陵地貌,墓地位于一个较高的梁地上,东西地势较低,为草原沙漠相间,并有成片的树林,植被以柠条 ...

• 老牛坡遗址商代建筑试析

郭 明(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考古发现的商代建筑基址多见于中原腹地,即今河南地区。而老牛坡商代遗址发掘的建筑基址,是迄今陕西地区商代为数不多的发现,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思考。考察其特点,并将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商文化建筑进行比较,显然是探讨老牛坡遗址与中原地区商文化关系的重要方面。此前的研究对这一领域关注不够,因此本文拟从堂屋结构、墙 ...

•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专业人员,对西安至商洛高速公路穿越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800平方米。其中3座保存较好的夏代墓葬的发掘,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地理位置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燎原村,西距西安市中心区约20公里 ...

•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浩贝如古代绿松石矿业遗址调查简报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阿拉善右旗文物局浩贝如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东南距阿拉腾敖包镇约175千米,北距中蒙边境线约35千米,东北方约3千米处有水井(好比如音呼都格)。该区域南临巴丹吉林沙漠,北邻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东望狼山,西通古居延地区,从古 ...

• 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8、M9发掘简报

郑州大学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09年初,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计划开工建设,线路穿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邙山陵墓群,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项目沿线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根据邙山墓葬的分布特点,将全线分为朝阳段、玉冢遗址区、大汉冢遗址区、朱仓遗址区、朱仓东段、刘坡段6个区段。朱仓东段位 ...

• 陕西西安马腾空北宋墓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9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宝瑞御龙大酒店基建项目考古发掘中,于项目所在地西安市浐灞生态区长延堡街道办马腾空村东北清理秦汉墓葬2座、唐代墓葬14座、宋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1座(图一)。其中,宋代墓编号为M14,位于项目用地范围的南端,保存比较完整,现将该墓发掘收获简报如下。图一 马腾空宋墓位置示意图一、墓葬形制 ...

•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遗址2016~2018年祭祀坑出土三牲骨骼研究

胡松梅 杨苗苗 李悦 田亚岐 陈爱东(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016~2018年先后四次去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现场鉴定各个祭祀坑出土的马牛羊三牲并提取少量骨骼标本,并和相关单位合作做碳氮同位素、锶同位素和古DNA分析。一、祭牲马牛羊骨年龄的鉴定(一)马骨年龄的判断马的年龄主要依据马门齿的萌出、替换和磨蚀规律,其次是 ...

• 陕西泾阳太壸寺藏北周如来立像调查与研究

于 春 郭 峰(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太壸寺文物管理所)陕西省泾阳县太壸寺内现藏北朝至明清时期石刻文物数十件,其中包括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雍光里邑子造像碑”、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如来立像、大历六年(771年)“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等,学界对其有所论及。如罗宏才曾对北魏正光元年造像碑进行调查研究,曹旅宁对大历六年戒德律 ...

• 古瓷小考四则

张小兰(深圳博物馆)古人对瓷器装饰题材及刻铭内容的选择,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题材的选择多有出典或有图像粉本作参照,刻铭内容也大多包含重要的社会信息,只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时间的消逝,今人已很难知晓其原本的情况,误判误读在所难免。本文将近期留意的4件瓷器题材作一考证,力求准确还原和解读其背后蕴含的真实历史信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

• 龟兹都城探析

闫雪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龟兹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疆域以库车绿洲为中心,北据天山,南临大漠,极盛时期其地东连焉耆,西抵据史德(今新疆巴楚)。汉代龟兹王居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是古代西域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关于龟兹都城,《汉书》等史籍中略有记载,《水经注》中载有其地望。清代,对龟兹国及其都城的考证以李光廷 ...

• 秦人服饰浅析——从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出发

王欣亚 曹 龙(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服饰是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生活情趣及审美观的重要表现。广义的服饰包括发式及服饰,狭义的服饰主要由冠、衣、裳、履组成,即所谓的头衣、体衣、胫衣、足衣,还包括腰带、带钩、带饰、佩饰等服饰用器及装饰品。目前已刊布的秦人服饰资料包括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陶俑在内 ...

• 哈拉帕文化珠子研究

王 茜 王建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哈拉帕文化(Harappa Culture)兴盛于公元前2600~前1900年,主要分布于印度河和萨拉斯瓦蒂河流域,是南亚重要的青铜时代文化。珠子是哈拉帕文化流行的装饰品,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考古材料,因此广受关注。以往对哈拉帕文化珠子的研究多集中于制作工艺和原料分析,缺少对其形制 ...

• 河南义马上石河墓地M18及祔葬马坑MK4发掘简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018年4~8月,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队,对义马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的上石河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早期的墓葬和祔葬马坑(图一)。现对其中的M18及其祔葬马坑MK4报告于下。图一 义 ...

• 陕西高陵马家湾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马家湾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工业园区米家崖社区南面的土原之上,其南紧邻渭河,北为米家崖村(图一)。200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2015年,因工程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再次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7个、汉墓3座。现将新石器时代遗存介绍如下。图一 马家湾遗址位置示意图一、地层关系遗址地 ...

• 陕西高陵米家崖秦墓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4~200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高陵县(今高陵区)泾渭镇(今泾渭街道)泾河工业园区基本建设,在米家崖村西1千米处的西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征地范围内发掘清理秦墓28座(图一)。图一 米家崖秦墓地理位置示意图墓葬分布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北临泾河,东距泾渭交汇处6千米,地势上属于咸阳原东端。墓 ...

• 墓葬壁画胶结材料的探讨分析

马珍珍 严 静 赵西晨 Václav Pitthard 黄晓娟(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3.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以绚烂的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其结构组成因地域、时代各有差异,但一般来讲包括支撑体、地仗层和颜料层。其中,地仗层常通过添加胶水、糯米汁等有机物增高强度 ...

• 江陵九店东周墓地分析

尚如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九店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雨台村施家洼(原九店公社),西南距楚都纪南城不足1.5千米,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发现,共发掘东周墓葬597座,散布在三个相邻的墓区——Ⅰ、Ⅱ、Ⅲ区。对于墓葬文化归属和年代,《江陵九店东周墓》(下文简称为报告)将其划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属于姬周文化系统,年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晚段; ...

• 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初步调查与研究

王天艺 李延莉 刘传瑞(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崖居是古人开凿于崖壁上的一种石构居住建筑,其在陕北地区有大量发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陕北地区18个区县均发现有崖居遗存,总数达数百座之多。其详细资料均未发表,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仅有杜林渊等人从宏观角度对陕北崖居的整体面貌、分布特征、产生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 ...

• 四川仪陇新发现的三处画像崖墓群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仪陇县文物管理所仪陇县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东北部,处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以低山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海拔高差300~793米。这种地貌为仪陇县崖墓的开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该县境内共发现60余处崖墓群,主要集 ...

•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燃料公司战国墓M3发掘简报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2011年3月,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对宣化区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工作时,发现大量古代墓葬(图一)。2011年3~6月和9~11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战国时期墓葬30座。其中M3出土遗存较丰富,在这批墓葬中颇具代表性。现将其简报如下。图一 燃料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一、墓 ...

•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思考

张改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区域地质与地貌概况黄河东流至内蒙古河套断陷盆地以后,从托克托县河口镇急转南下,纵贯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至禹门口流入汾渭断陷盆地,该段河长约700千米,以宏大深切的峡谷地貌为特点,被称为晋陕峡谷。晋陕峡谷地处黄河中游,区域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样的气候特 ...

• 赤峰市巴林左旗帐房山辽代壁画墓清理简报

巴林左旗文化旅游体育局(文物局)2007年4月,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被盗掘的辽代砖室壁画墓。巴林左旗文体局组织辽上京博物馆专业人员进行勘察,发现墓室顶部有一盗洞,随葬品被盗,但在墓室穹窿顶、天井、墓道两侧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壁画。随即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并成功揭取了6幅壁画,壁画修复后藏于辽上京博 ...

• 东南亚地区发现的汉代铜镜

富 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随着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汉王朝与沿线各国的贸易和交流愈加频繁,除“黄金杂缯”外,一些陶器、铜镜、铜印章、铜钱和漆器等汉朝文物也随之输出到域外。单就铜镜而言,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多有考古发现,白云翔对此有专文阐述。而在东南亚,随着汉武帝在今越南中北部设置郡县,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与 ...

• 关中战国西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探析—以长安—咸阳地区为例

何家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战国至西汉的数百年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是从“王国”向“帝国”的过渡节点,是帝国中央集权制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与确立阶段。长安、咸阳两座都城作为秦汉两大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关中平原核心区域,对关中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辐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区域墓葬形制变化的分析,讨论其背后 ...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哈喇乌沟口遗址调查简报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阿拉善左旗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哈喇乌沟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布固图嘎查,汉代哈喇乌烽燧位于遗址西北约3.5千米。该区域西临腾格里沙漠,东越贺兰山与宁夏平原相邻,北沿黄河可达河套平原,南沿贺兰山可达黄土高原西北部,地理 ...

• 大理国乌贤图像及其相关文本再论 ——基于海内外所藏图像、文本的新整理

黄 璜(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大理国《梵像卷》(1180年左右)绘有一尊九首十八臂三足,且通体张有羽翼的忿怒像(下称“三足像”)(图一)。该像立于三角坛场上,坛内有金轮,坛角处各有一具以蛇绕身的死尸。图一 《梵像卷》三足像清章嘉国师认为该像是“大圣金刚诀”。此后,又有认为该像是俱毗罗的密教形式或“军荼利明王”者,推断其为秽迹金刚或大黑天神 ...

• 新出隋豆卢贤与唐豆卢弘毅墓志跋

李宗俊 柴 怡(1.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7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一处隋唐墓地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3座墓葬,其中两座墓出土了墓志,墓主分别为豆卢贤与其子豆卢弘毅。豆卢贤在《隋书》与《北史》之其父豆卢勣传有记载,豆卢弘毅则在新旧《唐书》中无载。豆卢贤祖父为西魏、北周名将豆 ...

• 印度尼西亚“黑石号”沉船上的俚人遗物分析

吴小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浙江大学艺术系)1998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海域发现一条唐代的“黑石号”沉船,船上的货物中包含大量来自中国的陶瓷器,其中有2件提梁壶和1件陶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现介绍如下并略作考证。提梁壶 2件。红陶,器型和质地相同。壶体为半球形,顶部为环形提梁,圆肩,肩部两侧置对称一大一小圆形短流,大流口内有类似箅状分流。 ...

• 江苏赣榆汉代盐仓城遗址及墓地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连云港市博物馆 赣榆区博物馆盐仓城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盐仓城村,南距赣榆区政府驻地青口镇15公里,城址西南角地理坐标为:N34°58′46.5″、E119°8′45.1″(图一),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春秋时曾为莒国盐官驻地而得名。图一 盐仓城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2012~2013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盐仓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 ...

• 桂林唐代佛教瘗龛考古调查与初步研究

刘 勇(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我国石窟寺遗址众多,分布广泛,部分石窟寺遗址中有一些特殊的龛、窟,其功能是用于瘗葬佛教僧侣及信徒的尸身、骨殖,学界根据其体量将之分成大、小两类。大者长、宽均在2米以上,进深数米,有的还分前、后室,设平台安置逝者尸身,遗体或坐或卧,在其周围饰以佛像,称之为“瘗窟”,功能类似于崖墓,如敦煌石窟北区发现有此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